[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玻纤纱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5724.1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7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B65H7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玻纤纱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玻纤纱管,其结构包括第一纱管、底座、第二纱管、管头、通孔、防滑凸点和连接机构,通过设置了连接机构在第一砂管和第二砂管之间,通过移动第二砂管带动凸榫进入到凸型槽内,而凸榫在进入到凸型槽内时,使得凸榫带动插槽在插杆的外表面滑动,同时凸榫推动滑动环向下移动而压缩弹簧则受力压缩,当无法继续移动第二砂管时进行转动90°,使得卡块转动进入到凸型槽内侧顶端面的卡接槽内进行固定,通过推动该定位杆进入到定位孔内进行固定,实现第一砂管和第二砂管的固定,并且同样的方式连接更多的砂管,达到了根据实际需要连接砂管的长度,为工作带来方便的右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纤纱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玻纤纱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纤纱管,一般由底座、中空管柱及管头组成,中空管柱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管头连接,通过使用玻纤纱管便于使得将玻璃纤维拉丝进行绕纱,然后进行放置,但是现有技术玻纤纱管长度固定,使得不便于进行放置更多的纱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玻纤纱管,解决了现有技术玻纤纱管长度固定,使得不便于进行放置更多的纱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玻纤纱管,包括第一纱管、底座、第二纱管、管头、通孔、防滑凸点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纱管两端分别紧固于第二纱管底端面和底座顶端面中部,所述管头外侧底端紧密伸入第二纱管内侧顶端,所述通孔垂直贯通于底座底端面中部和顶端面中部,所述防滑凸点分布于底座底端面,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第一纱管和第二纱管之间,所述连接机构由凸榫、凸块、卡块、定位孔、插槽、凸型槽、衔接槽、插杆、滑动环、压缩弹簧、定位杆和拉出机构组成,所述凸榫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第二纱管底端面中部,所述凸块粘贴于凸榫左右两端底部,所述卡块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凸块顶端面,所述定位孔贯通于凸榫和凸块左右两端,所述插槽开设于凸榫底端面中部,所述凸型槽开设于第一纱管顶端面中部,所述衔接槽对称开设有两个于凸型槽内侧前后两端顶部,且衔接槽贴合于凸块外侧端面,所述插杆粘贴于凸型槽内侧底端面中部,且插杆活动伸入于插槽内侧端面,所述滑动环内圈沿着插杆侧表面上下滑动,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贴合于滑动环底端面和凸型槽内侧底端面,且压缩弹簧内侧贴合于插杆侧表面,所述定位杆贯穿于第一纱管侧表面后紧密伸入定位孔内侧,所述拉出机构设置于第一纱管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拉出机构由拉板、卡槽和开启孔组成,所述拉板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定位杆右端面,且拉板相吻合于第一纱管右端面开设的卡槽内侧,所述开启孔开设于拉板右端面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凸型槽内侧顶端面左右两侧开设的卡接槽,前部开孔的位置大小相对应于卡块外侧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环的内圈设置有一层光滑薄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拉板的外侧端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硅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开启孔的内侧左端为向上延伸状,使得开启孔内侧呈L状。
进一步的,所述凸型槽内侧左端面顶部设置有一个圆孔,并且圆孔相对应于定位杆外侧左端。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弹簧材质为碳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材质为塑料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5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理发器推杆辅助助力装置
- 下一篇:改良型密封盖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