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的无源高压带电声光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4755.5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2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任许麟;于小雅;于涛;汪洪明;华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45 | 分类号: | G01R19/145;G01R15/18;G01R15/16;G01V8/10;H02N1/08;G08B21/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无源 高压 带电 声光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力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无源高压带电声光报警器。所述模块化的无源高压带电声光报警器包括:感应取能模块,所述感应取能模块的输入端通过高压铜排连接带电设备,感应取能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储能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储能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带电检测模块,所述带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带电设备,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感光模块,所述感光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紧凑,可实施监测开关柜内带电情况,防止漏电发生的同时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力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无源高压带电声光报警器。
背景技术
高压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高压输电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给运行维护人员的安全带来巨大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有多达90%以上的高压带电故障原因是由于维护人员的误操作造成。维护人员在误以为断电情况下贸然进行检修等操作,造成电路烧毁,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给正常高压电力系统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无源高压带电声光报警器,其结构紧凑,可实施监测开关柜内带电情况,防止漏电发生的同时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的无源高压带电声光报警器,所述模块化的无源高压带电声光报警器包括:
感应取能模块,所述感应取能模块的输入端通过高压铜排连接带电设备,感应取能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储能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储能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感应取能模块还通过泄漏电容C5接地;
带电检测模块,所述带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带电设备,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
感光模块,所述感光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
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
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取能模块包括第一芯片U1,所述带电设备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管脚PZ1和第二管脚PZ2;所述第二管脚PZ2还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
第一芯片U1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六电容C6的正极,所述第四管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六电容C6的负极接地;
第一芯片U1的第九管脚SW连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的输入端,且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十三管脚Vout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模块包括蓄电池组BT,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第十电阻R10和第一二极管D1连接蓄电池组BT的充电端,所述蓄电池组BT的放电端连接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蓄电池组BT的两端之间还连接第八电容C8。
进一步地,所述带电检测模块包括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第七电容C7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五管脚以及第一芯片U1的第七管脚,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负极后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六管脚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和电源,所述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47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