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飞行穿越体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4444.9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6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熊小银;洪军;张利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迪飞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G23/00 | 分类号: | A63G23/00;A63F13/25;A63F13/28;A63F13/803;A63F13/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工业***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现实 技术 飞行 穿越 体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飞行穿越体验设备,属于娱乐机械技术领域,包括风道、座椅、支撑板和壳体,风道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横杆,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两侧中心处均通过轴销竖直转动连接有吊杆,两个吊杆的上端均通过转轴与横杆的杆壁转动连接,座椅的下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的下端与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上端左侧设有调整机构,壳体内设有摆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风速的推力实现体验设备的晃动,而且体验设备不与地面接触,体验设备随风晃动时无机械感,有效的增加体验者的体感,提高了体验项目的真实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娱乐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飞行穿越体验设备。
背景技术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体验设备,属于新型的游艺机,它是以人们思维中的各种形体实态的表现和目的,通过现代技术和科学手段(声、光、电、机械、气动、游动等等)实现并完成,再配合VR技术以达到形象生动、趣味刺激的一类设备或设施,使用虚拟现实技术配合游戏设备能够满足年青人追求一些刺激的、惊险的娱乐活动,但是现有的飞行穿越体验设备的座椅多固定在地面,虽然可以利用机械传动使座椅摆动,但是座椅的摆动时的机械感较强,不能与虚拟的视觉环境匹配,体验感较差,特别是在飞行穿越体验的游戏中,体验者的体感也无法与虚拟环境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飞行穿越体验设备的座椅多固定在地面,虽然可以利用机械传动使座椅摆动,但是座椅的晃动时的机械感较强,不能与虚拟的视觉环境匹配,体验感较差,特别是在飞行穿越体验的游戏中,体验者的体感也无法与虚拟环境匹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飞行穿越体验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飞行穿越体验设备,包括风道、座椅、支撑板和壳体,所述风道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两侧中心处均通过轴销竖直转动连接有吊杆,两个所述吊杆的上端均通过转轴与横杆的杆壁转动连接,所述座椅的下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下端与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左侧设有调整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摆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栏杆,所述栏杆的俯视结构为C型,所述栏杆的两个水平部杆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座椅的靠背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两个所述卡槽分别与两个定位杆卡接,所述栏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手。
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支撑板左端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右端通过铰链与支撑板的左端铰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末端通过连接轴与挡板的上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下端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壳体的下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三滚动轴承与支撑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传动杆的下端穿过第二滚动轴承和圆孔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档杆,所述扰流板的上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档杆的杆壁与条形槽滑动连接,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均穿过第一滚动轴承并滑动套接有扭力弹簧,两个所述扭力弹簧的扭力方向相反,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风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道内位于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侧壁通过通孔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迪飞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凯迪飞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4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工位半封闭式吨袋拆包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尺寸多变的高强度通信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