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04403.X | 申请日: | 201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9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婧;郭峰;王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久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04 | 分类号: | F16K15/04;F16K47/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金京 | 
| 地址: | 215008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回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对应设置的控制阀机构、泄压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阀机构包括滑道、设置在所述滑道内的阀芯以及流道,所述滑道通过第一连通部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滑道通过第二连通部与所述流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阀芯能堵住所述进水口,且所述阀芯不能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部;所述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流道的最小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的最大横截面积,所述出水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口的横截面积;所述罐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泄压阀对应的泄压口。本方案能降低液体流动阻力,提高液体通过率,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止回装置。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一种自动阀门,又称单向阀或止逆阀等,其主要依靠介质本身的流动实现阀门的自动开闭,并防止介质倒流导致泵及驱动电机反转,也防止容器介质的泻放等。
在供热、制冷、循环、暖通等给排水行业中,普遍采用对夹式止回阀和静音式止回阀等,但这些止回阀由于供介质通过的流道的截面积较小,因此,产生的水阻力较大,且介质的通过率低,而且并容易堵塞,这样就会出现流量小、阻力大的现象,同时也增加了水泵的功率,浪费了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止回装置,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止回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上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对应设置的控制阀机构以及泄压阀;所述控制阀机构包括滑道、设置在所述滑道内的阀芯以及流道,所述滑道通过第一连通部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滑道通过第二连通部与所述流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阀芯能堵住所述进水口,且所述阀芯不能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部;所述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流道的最小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的最大横截面积,所述出水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口的横截面积;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泄压阀对应的泄压口。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的最大横截面积。
具体的,所述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所述进水口的横截面积的2~2.5倍。
具体的,所述滑道具有用于在所述第二连通部处于完全地打开状态时容置所述阀芯的容置部。
具体的,所述泄压阀为手动机械式。
具体的,所述泄压阀为电动控制式。
具体的,所述止回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压力传感器。
具体的,所述止回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泄压阀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罐体内部的液压值与预设值之间的差值来控制所述泄压阀的开启和关闭。
具体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呈弧形状。
具体的,所述止回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罐体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所述流道的最小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口的最大横截面积,有利于降低自进水口进入流道内的液体的流动阻力,使得流道内的液体流量大、阻力小,提高液体的通过率,节约能耗;同时,所述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也远大于所述进水口的横截面积,因此,自进水口流入的液体绝大部分都能及时通过出水口排出,降低了水锤的风险。
2.设置于流道外的容置部能完全容置阀芯,使得阀芯在液体作用下完全离开水流通道,不对进入流道中的液体产生阻挡,进一步提高液体的通过率,降低水泵的能耗。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久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久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44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