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连接嵌件及其注塑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4389.3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9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梅智锋;董天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24 | 分类号: | F16L47/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及其 注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及其注塑管件,内连接嵌件包括嵌件本体和止转槽,所述止转槽设于所述嵌件本体的端部,所述嵌件本体上远离止转槽一端环绕有第二防渗漏结构,所述嵌件本体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起到有效防止渗漏的作用,且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使塑胶填充得更为充实紧密,降低塑胶与内连接嵌件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及其注塑管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给排水系统用PB、PP-R、PE带金属嵌件产品,金属嵌件的结构设计大多较为简单,在塑胶与金属嵌件在注塑工艺时,会因为两者材料特性的不同导致收缩不同,从而使得两者分离,产生缝隙,造成金属嵌件漏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嵌件容易发生漏水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起到有效防止渗漏的作用,且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使塑胶填充得更为充实紧密,降低塑胶与内连接嵌件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包括嵌件本体和止转槽,所述止转槽设于所述嵌件本体的端部,所述嵌件本体上远离止转槽一端环绕有第二防渗漏结构,所述嵌件本体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第三防渗漏结构的设置用于封水,让水流经过路径更长,难以击破通过,能够起到有效防止渗漏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调节塑胶注射速度的作用,使塑胶填充得更为充实紧密,降低塑胶与内连接嵌件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作用。第二防渗漏结构的设置除了能够起到防水作用以外,还能够有效避免内连接嵌件和与其连接的管件之间发生松动或脱落。
为了增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性能,所述嵌件本体内靠近止转槽的一端环绕有第一防渗漏结构。
为了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均为环形凹槽。
为了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若干环形凹槽的槽宽从靠近止转槽一端至靠近第二防渗漏结构一端逐渐变窄或变宽。
为了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若干环形凹槽包括若干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宽大于第二环形沟槽的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凹槽间隔设置。
为了使内连接嵌件能够与其它管件连接,所述嵌件本体内设有螺纹结构。
为了防止内连接嵌件和与其连接的管件之间发生松动或脱落,所述第一防渗漏结构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防渗漏结构为第二凹槽。
为了加强第三防渗漏结构的防水作用,所述环形凹槽不少于三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注塑管件,所述注塑管件与嵌件本体连接。注塑管件利用第一防渗漏结构、第二防渗漏结构,第三防渗漏结构,以及螺纹结构与内连接嵌件注塑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防渗漏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性能。
(2)第二防渗漏结构的设置,能够起到防水作用,还能够有效避免内连接嵌件和与其连接的管件之间发生松动或脱落。
(3)第三防渗漏结构的设置,能够起到调节塑胶注射速度的作用,使塑胶填充得更为充实紧密,降低塑胶与内连接嵌件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连接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4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性布袋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炉炉壳安装用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