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底式海底油污收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04166.7 | 申请日: | 201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4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华莱士﹒杰克逊;赵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维思泰科溢油回收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C02F1/40 |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吕志彬 |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底 海底 油污 收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底式海底油污收集系统,包括压缩气罐、储油箱、升降机构和收集箱,所述压缩气罐、储油箱与升降机构均设置在作业船上,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并且连接架与升降机构之间通过钢索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污清理装置技术领域。该沉底式海底油污收集系统,通过压缩气罐圆周面的左侧连通有第一出气接头,远离第一出气接头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出气接头,第一出气接头的底端连通有第一出气管,并且第二出气接头的底端连通有第二出气管,该方式的收集处理效率更高,处理效果更好,利用装置替代了人工下水进行收集处理作业,有效地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清理收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污清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沉底式海底油污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开发、炼制及运储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操作失误,造成原油或油品从作业现场或储器里外泄,溢油流向地面、水面、海滩或海面,同时由于油质成分的不同,形成薄厚不等的一片油膜,这一现象称为溢油,目前的溢油回收清理技术和设备大部分是针对水面上的溢油;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溢油事故说明,溢油并非总是浮在水面,一部分溢油会滞留在海底,例如,深水井喷溢出的重质原油在高压低温环境下有很大部分会滞留在海底,由平台井口下渗出的油泥浆也会存留在海底等等。
目前针对海底溢油的回收清理要么采用机械装置进行清理作业,要么利用人工采集,机械装置作业多是采用真空泵放置在海底进行溢油的收集清理,清理效率较低,另外对于海底溢油的收集清理效果较差,而水下人工采集海底溢油则需要专业的潜水人员操作,并且劳动强度大,清理效率低,同时人工在海底进行作业还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底式海底油污收集系统,解决了机械装置作业多是采用真空泵放置在海底进行溢油的收集清理,清理效率较低,另外对于海底溢油的收集清理效果较差,而水下人工采集海底溢油则需要专业的潜水人员操作,并且劳动强度大,清理效率低,同时人工在海底进行作业还会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沉底式海底油污收集系统,包括压缩气罐、储油箱、升降机构和收集箱,所述压缩气罐、储油箱与升降机构均设置在作业船上,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并且连接架与升降机构之间通过钢索活动连接,所述压缩气罐圆周面的左侧连通有第一出气接头,并且第一出气接头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压缩气罐圆周面远离第一出气接头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出气接头,并且第二出气接头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出气接头的底端连通有第一出气管,并且第二出气接头的底端连通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二出气管的底端均贯穿收集箱并延伸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收集箱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吹气板,并且吹气板的正面与背面分别与收集箱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并且吹气板的右侧与第一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左侧的顶部且位于吹气板的底部设置有溢油捕集器,所述溢油捕集器的左侧设置有网板,并且溢油捕集器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右端贯穿第一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吹气板的内部开设有通道,并且吹气板的内壁设置有吹气喷头,所述吹气喷头的一端与通道的内部连通,所述收集箱内壁底部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并且第二固定板的内部与吹气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并且底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并且防护箱的内部设置有防水电机。
优选的,所述防水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贯穿防护箱并延伸至防护箱的外部,所述防水电机输出轴延伸至防护箱外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并且转动轴的表面与叶轮的内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维思泰科溢油回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维思泰科溢油回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4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