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调节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3319.6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0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敬刚;谢超华;张林;张金伟;赵军;唐俊;齐邱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调节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控制阀,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中空腔体结构,在壳体(1)上分别形成左工作接口(11)、排出口(12)和右工作接口(13),在壳体(1)中空腔内安装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设置复位弹簧(4)和贯通孔(8);单向阀与壳体(1)之间通过贯通孔(8)形成内部流道(10a),单向阀通过压缩复位弹簧(4)而形成外部流道(10b),内部流道(10a)、外部流道(10b)根据作用于单向阀的流体压力与复位弹簧(4)所产生的弹性力之间的压力差自适应地关闭或打开。本实用新型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流量阶变调整,并有利于简化控制阀总体结构,节约控制阀内部空间,进而降低了控制阀总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相位调节器以及变速箱上的一种自适应调节控制阀。
背景技术
可变气门正时调节技术是指在特定的发动机工况下,通过控制内燃机进、排气门开启角度的时机,改变进、排气门重叠角的大小,从而实现增大进气充量和效率,更好地组织进气涡流,调节气缸爆发压力与残余废气量,最终获得发动机的功率、扭矩、排放、燃油经济性等综合性能改善。
CN207879414U公开了一种控制阀,其活塞构造为空心圆柱,活塞内部具有间隔部,间隔部左侧和右侧分别装有由复位弹簧和执行件组成的单向阀,其中,单向阀的执行件为片状构造,当单向阀受介质流体压力开启时,介质流体从片状执行件外圆侧通过。这种控制阀结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当单向阀开启时,介质流体仅有一条流通路径,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进行流量阶变调整;另外,由于片状执行件与活塞内孔配合段较短,在单向阀开启过程中,很容易因片状执行件偏转而引起单向阀开启过程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控制阀,以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流量阶变调整。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适应调节控制阀,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为中空腔体结构,在壳体上分别形成左工作接口、排出口和右工作接口,所述壳体的中空腔内安装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上设置复位弹簧和贯通孔;所述的单向阀与壳体之间通过贯通孔形成内部流道,所述的单向阀通过压缩复位弹簧而形成外部流道,所述的内部流道、外部流道根据作用于单向阀的流体压力与复位弹簧所产生的弹性力之间的压力差自适应地关闭或打开。
优选地,所述的单向阀包括左堵头和左执行元件,所述的左堵头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左执行元件与壳体之间形成相对滑动配合结构;当左执行元件与左堵头之间形成接触密封结构时,所述的左工作接口与排出口断开。
优选地,所述的左堵头与壳体之间是一体化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左执行元件为环形结构件,其底部开设贯通孔。
优选地,所述左执行元件的内腔底部形成安装台阶,所述的安装台阶与复位弹簧匹配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单向阀包括右堵头和右执行元件,所述的右堵头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右执行元件与壳体之间形成相对滑动配合结构;当右执行元件与右堵头之间形成接触密封结构时,所述的右工作接口与排出口断开。
优选地,所述的右堵头与壳体之间是一体化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右执行元件为环形结构件,其底部开设贯通孔。
优选地,所述右执行元件的内腔底部形成安装台阶,所述的安装台阶与复位弹簧匹配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出口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3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