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路板油墨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03205.1 | 申请日: | 201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5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熊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创环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油墨 废水 高效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线路板油墨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线路板油墨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包括第一酸析池,所述第一酸析池右侧依次分布有第二酸析池、催化氧化反应池、中转过滤池、PH调节池、混洗池、絮凝池、泥水沉淀池、回调池;在油墨泥水通过第一酸析池和第二酸析池析出浓胶状凝聚物,通过催化氧化反应池进行氧化反正处理后,排入到中转过滤池内,此时开启提升泵的开关通过抽料管将位于中转过滤池内的带有凝聚物的油墨泥水抽动,并通过出料管直接排入到压滤机中,压滤机对凝聚物进行压滤,压滤完成后凝聚物通过压滤机底部的排污端排出,油墨泥水通过送料管排入到PH调节池内进行下一步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线路板油墨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油墨废水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印染废水范畴,由于其可生化性较低,这种废水会对水体生态构成十分严重的威胁,为此,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
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喷锡废水处理设备(公告号为CN108529814A),该专利技术能将废水达标处理和对废物的回收利用,但是该专利在对油墨泥水进行处理时,无法将氧化后的油墨泥水混合液进行压滤,这样会造成油墨析出的凝聚物存留,凝聚物存留在油墨泥水中若是后续反应溶解,会直接导致后续环节受到溶解的影响无法继续对油墨废水处理,造成废水处理质量降低和经济损失。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线路板油墨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线路板油墨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具有防止凝聚物存留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酸析池,所述第一酸析池右侧依次分布有第二酸析池、催化氧化反应池、中转过滤池、pH调节池、混洗池、絮凝池、泥水沉淀池、回调池,所述第一酸析池、所述第二酸析池、所述催化氧化反应池、所述中转过滤池之间通过连接输送管依次连接,所述pH调节池、所述混洗池、所述絮凝池、所述泥水沉淀池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输送管依次连接,所述中转过滤池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料管,所述提升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提升泵右侧具有压滤机,所述出料管另一端与所述压滤机固定连接,所述压滤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另一端与所述pH调节池输入端螺接固定,所述压滤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提升泵和所述压滤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泥水沉淀池内壁固定连接有斜管填料和污泥脱水机,所述斜管填料位于所述污泥脱水机的进料端的正上方,所述污泥脱水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回调池输出端与净化排水池输入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酸析池、所述第二酸析池、所述催化氧化反应池、所述pH调节池、所述混洗池、所述絮凝池和所述回调池内均具有配药部件,所述配药部件包括配药箱、加药泵、出药管,所述配药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酸析池、所述第二酸析池、所述催化氧化反应池、所述pH调节池、所述混洗池、所述絮凝池和所述回调池一侧内壁,所述配药箱内壁固定连接有加药泵,所述加药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出药管,所述加药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酸析池、所述第二酸析池、所述催化氧化反应池、所述pH调节池、所述混洗池、所述絮凝池和所述回调池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机,且除所述催化氧化反应池以外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pH监测计,所述搅拌机和所述pH监测计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催化氧化反应池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ORP监测计,所述ORP监测计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滤机的排污端下方放置有收集推车。
优选的,所述泥水沉淀池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泥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创环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创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3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余热高效回收装置
- 下一篇:倾斜式发酵罐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