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热型地热能溴化锂冷热联供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00509.2 | 申请日: | 201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3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典;周飞;徐露雨;任泓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世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5B27/00;F25B1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景鹏飞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热型 地热能 溴化锂 冷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热型地热能溴化锂冷热联供系统,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地热能采集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板式换热器、集分水器以及冷却塔。本实用新型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采集到的地热水作为热源进行制冷,解决了目前中深层对热开采之后,只能用于供热的情况,实现了冷热联供;可适用于中深层地热资源丰富,开采后水温高于90℃的地区;并且本实用新型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板式换热器相并联,供暖供冷互不干扰,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热型地热能溴化锂冷热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供冷与供热在现代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供热和供冷严重依赖石化燃料,石化燃料的大量消耗,导致大气污染以及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严重危险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使用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势在必行。地热能一种清洁能源,在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能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利用地热能进行冷热联供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在进行中深层开采之后,所采集到的地热水只能用于供热。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能够利用地热能进行冷热联供的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热型地热能溴化锂冷热联供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热型地热能溴化锂冷热联供系统,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地热能采集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板式换热器、集分水器以及冷却塔;地热能采集部通过热水供水管道分别连接至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器热水入口以及板式换热器的地热侧入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器出口以及板式换热器的地热侧出口通过热水回水管道与地热能采集部相连,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凝器以及吸收器分别通过冷却水供水管以及冷却水回水管与冷却塔相连,并且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通过冷冻水供回水管与集分水器相连;板式换热器通过供暖供回水管与集分水器相连。
进一步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通过冷却水供水管与供暖供回水管相并联,且与集分水器相连。进一步地,集分水器包括集水器与分水器;冷冻水供回水管包括冷冻水供水管与冷冻水回水管;供暖供回水管包括供暖供水管与供暖回水管;冷冻水供水管以及供暖供水管的一端连接至分水器的进口,另一端分别连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以及板式换热器;冷冻水回水管以及供暖回水管的一端连接至集水器的出口,另一端分别连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以及板式换热器。
进一步地,集水器的进口以及分水器的出口分别连接至各客户端处。
进一步地,冷冻水回水管以及供暖回水管均配合安装有回水泵;冷却水供水管上还配合安装有冷却水供水泵。
进一步地,地热能采集部包括地热井以及地热水泵;地热井通过地热水泵与热水供水管道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采集到的地热水作为热源进行制冷,解决了目前中深层对热开采之后,只能用于供热的情况,实现了冷热联供;可适用于中深层地热资源丰富,开采后水温高于90℃的地区;并且本实用新型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板式换热器相并联,供暖供冷互不干扰,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处于供冷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处于供热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地热能采集部1、热水供水管道11、热水回水管道12、地热井13、地热水泵1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2、冷却水供水管21、冷却水回水管22、冷冻水供回水管23、板式换热器3、供暖供回水管31、集水器41、分水器42、冷却塔5、回水泵6、冷却水供水泵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世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世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0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