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9111.1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6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云;徐拥华;吕梅蕾;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电能 传输 实验 装置 | ||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1)、发射线圈(2)、接收线圈(3)、源线圈(4)、负载线圈(5)、高频信号发生器(6)、示波器(7)和功率放大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的上表面左侧前后对称设有发射杆(9),两个所述发射杆(9)相对的面均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1),两个所述发射杆(9)的下侧之间和两个所述限位杆(11)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梁(12),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梁(12)相对的面均设有两个第一卡接槽(13),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卡接槽(13)之间卡接有源线圈(4),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卡接槽(13)之间卡接有发射线圈(2),所述实验台(1)的上表面且在发射杆(9)的右侧设有滑轨(14),所述滑轨(14)上滑动连接有滑台(15),所述滑台(15)上固定安装有接收杆(16),所述接收杆(16)朝向发射杆(9)的一面设有升降槽(17),所述升降槽(17)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8),所述升降杆(18)朝向发射杆(9)的一面设有n型杆(19),所述n型杆(19)相对的两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杆(20)的固定端,两个所述伸缩杆(20)的伸缩端均设有第二限位梁(21),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梁(21)相对的面均设有两个第二卡接槽(22),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二卡接槽(22)之间卡接有接收线圈(3),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二卡接槽(22)之间卡接有负载线圈(5),所述n型杆(19)相互远离的两侧壁均转动连接有阻尼旋钮(23),两个所述阻尼旋钮(23)的旋转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伸缩杆(20)的固定端连接,两个所述发射杆(9)相互远离的两侧壁上部设有锁紧旋钮(24),所述接收杆(16)远离升降槽(17)的侧壁上部设有锁紧旋钮(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信号发生器(6)和功率放大器(8)均设置在实验台(1)的上表面左侧,所述示波器(7)设置在实验台(1)的上表面右侧,所述高频信号发生器(6)电连接功率放大器(8),所述功率放大器(8)电连接源线圈(4),所述示波器(7)电连接负载线圈(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2)通过电磁感应从源线圈(4)处得到高频振荡信号,所述接收线圈(3)通过磁耦合共振接收到发射线圈(2)传送的高频振荡信号,所述接收线圈(3)通过电磁感应将高频振荡信号传递给负载线圈(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2)、接收线圈(3)、源线圈(4)和负载线圈(5)均为铜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2)、接收线圈(3)、源线圈(4)和负载线圈(5)的圆心均设置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梁(12)和第二限位梁(21)均为橡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13)和第二卡接槽(22)的槽口高度均小于各个线圈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91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佩戴眼镜的眼部按摩课桌
- 下一篇:环保型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