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间坯对中装置及轧钢感应补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7492.X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蒋晓奇;肖红;王强;曾岳飞;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6 | 分类号: | B21B39/16;B21B37/7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王丽霞 |
地址: | 414022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装置 轧钢 感应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间坯对中装置及轧钢感应补热组件。所述中间坯对中装置包括主框架、在所述主框架上呈上下对应设置的主驱动辊轮和上辊轮,所述主驱动辊轮和上辊轮的径向中心线重合,还包括调节模块和连接于所述主框架上且用于将上辊轮上下位移的提升模块,所述调节模块设于所述主框架上,且位于所述主驱动辊轮和上辊轮之间,所述调节模块向远离或靠近主驱动辊轮的径向中心线移动设置。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间坯对中装置能有效将不同断面尺寸中间坯的对中固定于感应补热装置的内孔中心,在感应补热时能让中间坯整体均匀补热,可有效避免中间坯轧制过程中因温度的不均匀而导致的轧制裂纹和厚度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坯对中装置及轧钢感应补热组件。
背景技术
感应补热是利用交变磁场中的金属工件产生的涡流来进行补热,因热量产生于金属材料内部,与传统补热工艺相比,感应补热具有能源利用率高、补热速度快、生产过程中无排放,无污染等优点。感应补热作为轧钢线上对中间坯的补热工艺,确保了中间坯精确的轧制温度、补偿了中间坯头尾之间的温差,提高钢材质量、减少氧化烧损,使轧机更佳、更平稳地运行。
目前,轧钢线上需要对不同断面尺寸的中间坯进行补热,一般来说,感应补热装置的内孔尺寸一般是固定的,当不同断面尺寸的中间坯自感应补热装置的内孔穿过补热时,因中间坯与感应补热装置内孔间留有较大的间隙,会造成了中间坯会在感应补热装置的内孔自由摆动,使得中间坯无法在感应补热器中心补热,这就会影响中间坯补热的均匀性和补热效率。同时,中间坯在内孔中摆动过大也易撞击感应补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在轧钢感应补热时,提供一种中间坯对中装置及轧钢感应补热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间坯对中装置包括主框架、在所述主框架上呈上下对应设置的主驱动辊轮和上辊轮,所述主驱动辊轮和上辊轮的径向中心线重合,还包括调节模块和连接于所述主框架上且用于将上辊轮上下位移的提升模块,所述调节模块设于所述主框架上,且位于所述主驱动辊轮和上辊轮之间,所述调节模块向远离或靠近主驱动辊轮的径向中心线移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固定座,与所述主框架连接,其内腔设有一沿固定座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
调节丝杠,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固定座的两端螺纹配合,所述调节丝杠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座的外侧;
对中驱动源,与所述调节丝杠延伸至固定座外侧的末端驱动连接;
螺母座,在所述滑槽内与所述调节丝杠螺纹配合;及
调节块,连接于所述螺母座的上端且位于固定座的上方;
所述调节块贯穿所述主框架向主驱动辊轮的径向中心线延伸。
优选的,所述调节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在所述主框架的两侧同时向远离或靠近主驱动辊轮的径向中心线移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提升模块包括:
导条,固设于所述主框架竖直方向上;
滑块,用于连接所述上辊轮的轴端,其与所述导条滑动配合;
提升驱动源,固设于所述主框架的上端;
提升丝杠,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提升驱动源驱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输入中间坯断面尺寸参数的上位机、用于控制调节模块和提升模块的PLC控制器、和用于检测中间坯大小尺寸的位置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主驱动辊轮通过主驱动轴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主驱动轴贯穿所述主框架且其中一端连接有旋转驱动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7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走道和排液功能的压滤机动压板
- 下一篇:一种油水分离机的出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