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灌注砼后压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6190.0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8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灌注 砼后压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灌注砼后压浆系统,包括沿着长度方向设在地道顶部的后压浆管,所述后压浆管采用PVC管,所述后压浆管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开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避免了漏灌现象,提高了工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平灌注砼后压浆系统,属于压浆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领域水平灌注砼工程包括地道灌注、托换工程等水平灌注砼的岩土工程项目。现在后压浆技术常在竖向钻孔内采用。在地道灌注砼工程中,由于地道长度太长,一次性灌注常出现漏灌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水平灌注砼后压浆系统,避免了漏灌现象,提高了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水平灌注砼后压浆系统,包括沿着长度方向设在地道顶部的后压浆管,所述后压浆管采用PVC管,所述后压浆管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开孔。
其中,所述开孔的间距为1米。
进一步的,所述后压浆管设有两条,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地道采用柱锤强夯的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地道的底部设有压浆管。
在灌注砼前,在地道顶部安放后压浆管,管材采用PVC管,每米开孔一个,后压浆时产生多处补浆,并采用双管,两次后压浆,灌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避免了漏灌现象,材料采用PVC管,能更好产生破壁效应,并且产生多处补浆的效果,针对性更强,提高了工程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水平灌注砼后压浆系统,包括沿着长度方向设在地道1顶部的后压浆管2,所述后压浆管2采用PVC管,所述后压浆管2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开孔,所述开孔的间距为1米。所述开孔的大小为50mm。
所述后压浆管2设有两条,并排设置。
在灌注砼前,在地道顶部安放后压浆管,管材采用PVC管,每米开孔一个,后压浆时产生多处补浆,并采用双管,两次后压浆,灌注效果更佳。
所述地道1采用柱锤强夯的方式。
所述地道1的底部设有压浆管4。
使用时,采用150×150mm的封口纸将注浆孔封口,注浆前将后压浆管内注水(无压)24小时后,开始第一遍后压浆,此时封口纸已全部浸透,破壁简单。36小时后第二遍后压浆,当出现地面漏浆和已灌注砼周围漏浆即可停止压浆。
通过各种地道处理试验,采用了碎石桩、灌注桩、DDC桩、CFG桩,最终确定采用柱锤强夯效果最佳。强夯前挖4-6m导坑,再用柱锤强夯,当出现地道后按地道走向加密强夯点,不但解决了地道,还能消除场地的湿陷性,并且造价低。
在新疆喀什老城区地道处理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共灌注地道2932米,经检验完全充填砼,再无空洞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6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母凉感席
- 下一篇:一种煤矿用转载机中间槽修复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