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电缆松散的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4968.4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钟荣栋;李同兵;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电缆 松散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止电缆松散的充电桩,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绕线盘和光杆,所述绕线盘上缠绕有电缆,所述壳体的壳板上设有电缆进出口,所述电缆的自由端从所述电缆进出口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光杆设于所述绕线盘与所述电缆进出口之间并托住所述电缆。基于上述结构,光杆在绕线盘断电后并发生回转时,可通过限制电缆从电缆进出口窜出壳体外来防止已缠绕于绕线盘上的电缆松散,使得电缆能够紧密的缠绕于绕线盘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电缆松散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相对于传统汽车更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近几年电动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对于解决电动车如何能够及时有效地充电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充电桩作为一种专门应对电动汽车等产品及时充电的设备,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绕线盘作为充电桩的电缆收纳结构,但是由于绕线盘在断电时会发生回转,从而导致已缠绕于绕线盘上的电缆容易出现松散,进而影响电缆的收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可防止已缠绕于绕线盘上的电缆松散。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止电缆松散的充电桩,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绕线盘和光杆,所述绕线盘上缠绕有电缆,所述壳体的壳板上设有电缆进出口,所述电缆的自由端从所述电缆进出口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光杆设于所述绕线盘与所述电缆进出口之间并托住所述电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线盘通过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侧板架和第二侧板架,二者之间连接有不动轴,所述绕线盘设于所述不动轴上并可绕所述不动轴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架和所述第二侧板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架和所述第二侧板架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板架和所述第二侧板架上设有竖直走向的条形孔,所述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一侧板架上的条形孔和所述第二侧板架上的条形孔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杆外还套设有可自由滚动的套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线盘包括电动轮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电动轮两侧的第一外盘和第二外盘,且所述第一外盘与所述第二外盘之间形成围绕所述电动轮的环槽,所述环槽用于容纳缠绕于所述电动轮外的所述电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设有挡线板,所述挡线板设于所述绕线盘的外围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线板设有弧形的内凹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线板设为两块,将两块所述挡线板分别记为第一挡线板和第二挡线板,所述第一挡线板设于所述绕线盘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挡线板设于所述绕线盘远离所述电缆进出口的一侧。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绕线盘和光杆,所述绕线盘上缠绕有电缆,所述壳体的壳板上设有电缆进出口,所述电缆的自由端从所述电缆进出口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光杆设于所述绕线盘与所述电缆进出口之间并托住所述电缆。基于上述结构,光杆在绕线盘断电后并发生回转时,可通过限制电缆从电缆进出口窜出壳体外来防止已缠绕于绕线盘上的电缆松散,使得电缆能够紧密的缠绕于绕线盘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桩的主动和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动件和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4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