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体验好的空气炸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94555.6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9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王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体验 空气 炸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体验好的空气炸锅。现有空气炸锅顶部较重且结构复杂,影响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加热腔和烹饪腔,加热腔内设有风扇和发热管,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壳体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以及设于机座上的料理杯,加热腔设于料理杯底部,烹饪腔设于料理杯顶部,加热腔与烹饪腔间设有热风通道,电机轴驱使风扇转动,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风向上穿越热风通道并流向炸锅组件以烹饪食物。将加热腔设置在烹饪腔下方,使得与风扇配合的电机设置在机座内,有效降低空气炸锅的重心,既能提升空气炸锅运行时的稳定性,还使得空气炸锅顶部通过简化结构来减轻重量,提升空气炸锅顶部开合便利性,确保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已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能为人们提供别样的烹饪方式。现有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腔和烹饪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加热腔通过风扇和发热管产生输入烹饪腔的热风,以使炸锅组件内食材被加热制熟。现有的空气炸锅的加热腔均设置在烹饪腔上方,使得空气炸锅顶部存在重量大且结构复杂的缺陷,导致空气炸锅重心提升,既需要增加空气炸锅底部尺寸来提升使用稳定性,还增加了开盖动作阻力,又无法与其它食品加工机共用机座,影响使用体验。同时,现有空气炸锅结构单一,并且不能通用现有其他产品平台,用户需要分别购买不同的产品平台才能满足多种需求,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体验好的空气炸锅,将加热腔设置在烹饪腔下方,有效降低空气炸锅重心,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使用体验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腔和烹饪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以及设于机座上的料理杯,所述加热腔设于料理杯底部,所述烹饪腔设于料理杯顶部,所述加热腔与烹饪腔间设有热风通道,电机轴驱使风扇转动,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风向上穿越热风通道并流向炸锅组件以烹饪食物。将加热腔设置在烹饪腔下方,使得与风扇配合的电机设置在机座内,有效降低空气炸锅的重心,既能提升空气炸锅运行时的稳定性,还使得空气炸锅顶部通过简化结构来减轻重量,提升空气炸锅顶部开合便利性,确保使用体验。同时,将风扇及发热管设置于壳体底部,避免了用户直接接触到风扇及发热管的可能,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而在加工过程中,被加热的空气本身即具有上升的趋势,由此来提升空气炸锅热气循环的效率,甚至于说,即使不使用风扇也能够通过在底部加热气体并产生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热风通道竖向设置在料理杯内,所述热风通道的上端口与所述烹饪腔通连,所述热风通道的下端口与加热腔通连。热风通道起到引导热风流动的作用,既有效减少热风沿途损耗,还有效提升热量利用效率,提升烹饪速度。使用时,加热腔产生的热风自下而上穿越热风通道后进入烹饪腔。
作为优选,所述炸锅组件的底面中部开设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周缘向上延伸形成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形成所述热风通道。热风通道竖向设置在料理杯中部,热风通道的下端口与加热腔顶面中部通连,上端口与烹饪腔底部中央通连,有效缩短热风输送距离,减少沿途损耗。热风通道为直线设置,通过减少弯折来减小风阻,进而提升热风流速。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管的侧壁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沿导气管流动的热风会通过透气孔扩散至烹饪腔内,确保热风均匀扩散,确保食材被均匀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管的顶缘低于所述炸锅组件顶缘设置,热风通过导气管上端口外排至炸锅组件内,通过缩短导气管上端口与炸锅组件内食材间的距离,提升烹饪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管呈环形的圆盘状,所述发热管以同轴设置方式安装在所述风扇与通气孔下端口间。发热管环绕呈环形的圆盘状,既有效降低加热腔的高度,进而减小空气炸锅的高度,方便使用和收纳,还确保对热风的加热效果。使用时,风扇驱使空气流经发热管并形成输送导气管的热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4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不同规格的钢管加工用夹持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的快拆脚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