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减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94369.2 | 申请日: | 201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0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瑞;赵国超;樊晓良;王冰;邢建国;赵增;程周俭;王旭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威奥斯图车辆减振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18;F16F9/34;F16F9/32;F16F9/36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郭艳玲;任彬 |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压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压减振器,包括第一贮油缸,第一贮油缸内中部设有第二贮油缸,第二贮油缸内中部设有活塞杆,第一贮油缸上部固定有封口块,封口块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活塞杆上部穿过第一通孔且活塞杆沿第一通孔上下滑动;封口块下方的第二贮油缸上部内侧面固定有弹簧座,弹簧座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活塞杆上部穿过第二通孔且活塞杆沿第二通孔上下滑动,弹簧座上设有多个贯通油孔,活塞杆底部处固定有密封套,弹簧座底面与密封套顶面之间的活塞杆上滑动套设有减振弹簧,减振弹簧上端固定于弹簧座底面相应位置处,减振弹簧下端固定于密封套上端处的活塞杆外侧面上;第一贮油缸底端中部固定有吊环。本实用新型既能增强减振效果且能保证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压减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减振器中,为了增强减振器的减振性能,是在减振器油缸外套设减振弹簧,这样减振弹簧就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进而减振弹簧会更快地发生锈蚀,这样减振弹簧老化速率快,从而减振器的使用寿命会缩短。而且现有的减振器中,内贮油缸内的油一般是通过一个油通道直接到达外贮油缸内,这样油在内贮油缸与外贮油缸之间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进而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不太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压减振器,既能增强该油压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且能保证该油压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压减振器,包括竖直且上、下端均开口的第一贮油缸,第一贮油缸内中部设有竖直且上、下端均开口的第二贮油缸,第二贮油缸内中部设有竖直活塞杆,第一贮油缸上部固定有用于对第一、第二贮油缸内上部封口的封口块,封口块中部设有竖直第一通孔,活塞杆上部穿过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侧壁与活塞杆外侧面接触处密封并且活塞杆沿第一通孔上下滑动;封口块下方的第二贮油缸上部内侧面固定有圆环形弹簧座,弹簧座中部设有竖直第二通孔,活塞杆上部穿过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侧壁与活塞杆外侧面接触处密封并且活塞杆沿第二通孔上下滑动,弹簧座上设有多个贯穿弹簧座顶、底面的贯通油孔,活塞杆底部处固定套设有密封套,且密封套外侧面与第二贮油缸相应位置处的内侧面密封滑动连接,密封套内侧面与活塞杆底部处外侧面密封固定连接,弹簧座底面与密封套顶面之间的活塞杆上滑动套设有减振弹簧,减振弹簧上端固定于弹簧座底面相应位置处,减振弹簧下端固定于密封套上端处的活塞杆外侧面上,弹簧座上方的第二贮油缸与第一贮油缸之间设有油通道;第一贮油缸底端中部固定有吊环。
进一步地,第一贮油缸顶端高度高于第二贮油缸顶端高度,第一贮油缸内上部插设有封口块,封口块下部插设于第二贮油缸内上部处,封口块上部插设于第一贮油缸内侧面与第二贮油缸外侧面之间的空隙处,且封口块与第一贮油缸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封口块与第二贮油缸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封口块顶端与第一贮油缸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贮油缸外上部固定套设有防尘套,防尘套中部设有竖直第三通孔,活塞杆上部穿过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侧壁与活塞杆外侧面接触处密封并且活塞杆沿第三通孔上下滑动,防尘套内顶面与封口块顶面密封固定连接,且防尘套内顶面与第一贮油缸顶端密封固定连接,并且防尘套内侧面与第一贮油缸外侧面密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封口块下部外侧面与第二贮油缸上部内侧面间留有第一油分通道,封口块下部外侧面顶端和封口块上部内侧面顶端连接形成的连接面与第二贮油缸顶面间留有第二油分通道,封口块上部内侧面与第二贮油缸上部外侧面间留有第三油分通道,第一油分通道、第二油分通道、第三油分通道相互连通且第一油分通道、第二油分通道、第三油分通道共同形成油通道。
进一步地,弹簧座外侧面与第二贮油缸相应位置处的内侧面密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贯通油孔为竖直通孔,多个贯通油孔的直径相等,且多个贯通油孔均匀分布于弹簧座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威奥斯图车辆减振器有限公司,未经南阳威奥斯图车辆减振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4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铜分歧连接管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后台监控管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