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的雾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94353.1 | 申请日: | 201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叶亚飞;吴振;刘振宇;刘同磊;崔杨杨;付建忠;张井明;傅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50;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清东 |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锅炉 烟气 除尘 脱硫 雾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的雾化系统,包括筒体、烟气输入管、烟气输出管、脱硫液箱、气泵和输液管道;所述筒体固定于支架上,且筒体的下方设有混合仓;所述烟气输入管位于筒体的一侧;所述烟气输出管位于混合仓的一侧;所述输液主管的上端贯穿于筒体的顶端中央处并通过输液管道与脱硫液箱相连接,输液主管的下端延伸至筒体的内部处,并在其下方设有雾化喷头;所述气泵位于筒体的顶部并通过输气管道与雾化喷头的进气口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气体介质雾化脱硫液的方式,提高了雾化效果;通过合理布局对燃煤烟气进行两次混合,进一步的保证了除尘脱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的雾化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是现在电力发展的主力军,在现在提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的环境中,我们在提高火电技术的方向上要着重考虑电力对环境的影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影响,虽然现在在中国已有部分核电机组,但火电仍占领电力的大部分市场,近年电力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全国上了许多火电厂,但火电技术必须不断提高发展,才能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
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燃烧的烟气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NOx、SO2等污染物,这就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燃煤烟气除尘脱硫这个环节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在国内外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是湿法脱硫除尘技术,一般情况是将燃煤烟气与脱硫液相混合,从而达到脱硫除尘的目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煤烟气除尘脱硫的雾化装置201820492224.2,通过机械方式将脱硫液打散实现的雾化效果从而进一步与燃煤烟气相混合,虽然机械雾化系统简单,但雾矩短而粗,雾滴平均直径大,因此雾化质量不高,混合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的雾化系统,利用介质雾化实现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的效果,具体为通过以一定压力的气体介质与脱硫液进行充分的混合,采用该方法使得脱硫液喷射速度高,雾滴细而均匀,雾矩饱满覆盖面积广,从而达到烟气除尘脱硫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烟气锅炉除尘脱硫的雾化系统,包括筒体、烟气输入管、烟气输出管、脱硫液箱、气泵和输液管道;所述筒体固定于支架上,且筒体的下方设有混合仓;所述烟气输入管位于筒体的一侧;所述烟气输出管位于混合仓的一侧;所述输液主管的上端贯穿于筒体的顶端中央处并通过输液管道与脱硫液箱相连接,输液主管的下端延伸至筒体的内部处,并在其下方设有雾化喷头;所述气泵位于筒体的顶部并通过输气管道与雾化喷头的进气口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雾化喷头以输液主管为轴心环绕的设有多个,且气泵位于筒体的顶部中央处。
作为优化,所述筒体的顶部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以输液主管为轴心环绕的设有多个。
作为优化,所述风机的位置数量与雾化喷头相对应。
作为优化,所述筒体与混合仓之间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以其中心为轴设有多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上下端面均为扇形结构且圆心相重合,其上端扇形结构的开口大于下端扇形结构的开口,且导向槽横截面的侧边均呈相一侧倾斜状。
作为优化,所述混合仓呈倒锥台结构,其下端设有排渣口,且混合仓5的内端与烟气输出管相接处之间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燃煤烟气锅炉除尘脱硫的雾化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采用介质雾化的方式,对脱硫液进行雾化混合,提高了雾化效果;通过合理布局雾化喷头及风机、气泵的位置关系,使得燃煤烟气在筒体内部能得到充分混合;最后通过设计改进导向板,对混合后的气体进行二次混合,进一步的保证了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4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根钢筋的安全型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蚀刻生产线的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