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力离心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93247.1 | 申请日: | 201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9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许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丰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42;F04D29/44;F04D29/08;F04D29/12;F04D29/043;F04D29/0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5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离心泵 | ||
一种磁力离心泵,其包括泵体(15)、泵盖(20),泵体与泵盖密封连接,泵盖中心部位设有安装轴承(5)的轴承座(6),泵轴(17)两端均从轴承中伸出,泵轴的下部与叶轮(7)固定连接,泵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磁材料制成的转盘(4),转盘上方设有盘状的磁钢(8),在磁钢与转盘之间设有工程塑料制成的隔离盘(10),隔离盘与泵盖密封连接,磁钢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隔离盘将转盘、泵轴、轴承密封在泵体中,可靠地防止泵体中的液体泄漏;转盘由导磁材料制成,转盘上的磁力由磁钢感应产生,在高温状态时不会退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防止转子退磁,降低磁力离心泵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力离心泵。
背景技术
现有磁力离心泵的结构包括泵体、叶轮、泵轴、磁钢套、磁钢转子、隔离套,磁钢转子插在磁钢套中,磁钢转子与泵轴连接,泵轴与叶轮连接,磁钢转子与磁钢套之间设有隔离套,隔离套与泵体密封连接,将磁钢转子封闭在泵体内;这样能有效的防止泵体中液体泄漏。其不足之处是,磁钢转子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热,温度过高会退磁,使抽水效率降低,另外结构也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磁力离心泵,其结构简单,能防止转子退磁,降低磁力离心泵的故障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力离心泵,其包括泵体15、泵盖20,泵体的左端为进水口14,泵体的右端为出水口22,泵体与泵盖密封连接,泵盖中心部位设有安装轴承5的轴承座6,泵轴17两端均从轴承中伸出,泵轴的下部与叶轮7固定连接,叶轮位于泵体中,其特征是,泵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磁材料制成的转盘4,转盘上方设有盘状的磁钢8,磁钢与转盘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凹部,凹部外侧的环形部为磁钢的N极,凹部内侧的圆面部为磁钢的S极,在磁钢与转盘之间设有工程塑料制成的隔离盘10,隔离盘与泵盖密封连接,磁钢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特点是,隔离盘将转盘、泵轴、轴承密封在泵体中,可靠地防止泵体中的液体泄漏;磁钢的截面为E形,其边缘部为N极,中心部位为S极,能减小漏磁;转盘由导磁材料(铸钢或电工纯铁)制成,转盘上的磁力由磁钢磁通耦合产生,在高温状态时不会退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防止转子退磁,降低磁力离心泵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志分别表示:1-电机、2-托板、3-罩壳、4-转盘、5-轴承、6-轴承座、7-叶轮、8-磁钢、9-环板、10-隔离盘、11-密封垫、12-第一导流孔、13-进液孔、14-进水口、15-泵体、16-密封环、17-泵轴、18-第二导流孔、19-密封圈、20-泵盖、21-底座、2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磁力离心泵,其包括泵体15、泵盖20,泵体的左端为进水口14,泵体的右端为出水口22,泵体的法兰边与泵盖的法兰边之间设密封垫11,泵盖中插有泵轴17,泵轴两端均从泵盖中伸出,泵盖的截面形状为U形,泵轴与泵盖之间设有轴承5,轴承安装在泵盖的轴承座6中,轴承为一只或两只,轴承为两只可防止泵轴晃动,泵轴的下部与叶轮7固定连接,叶轮位于泵体中;叶轮下部的环体与泵体之间设有密封环16,泵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磁材料制成的转盘4,转盘位于泵盖的腰腔中,转盘上方设有盘状的磁钢8,磁钢与转盘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凹部,凹部外侧的环形部为磁钢的N极,凹部内侧的圆面部为磁钢的S极,在磁钢与转盘之间设有工程塑料或不锈钢材料(不锈钢不导磁)制成的隔离盘10,隔离盘与泵盖之间设有密封垫,磁钢与电机1主轴固定连接,电机安装在托板2上,托板从泵体上延伸出,泵体上向下延伸出一底座21。
隔离盘与磁钢之间的间隙为0.3毫米,隔离盘与转盘之间的间隙也为0.3毫米,在磁钢和转盘的尺寸一定时,隔离盘厚度越小磁场强度越大,但隔离盘厚度越小其抗压强度(泵体中水压力)也越低,隔离盘厚度可根据泵体中水压力来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丰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丰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3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卡扣快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预制组合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