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轧带钢无头轧制中间坯连接装置同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1993.7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6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高爱民;韩会全;周民;王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5/00 | 分类号: | 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带钢 轧制 中间 连接 装置 同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轧带钢无头轧制中间坯连接装置同步机构,属于带钢剪切压接技术领域。该同步机构包括偏心曲轴、固定框架、上剪切压接装置、下剪切压接装置、摆动框架以及摆动驱动装置;该机构通过改变上剪切压接装置结构,利用燕尾状的楔形结构以实现上刀座压下量的调节;采用带有直线位移传感器Ⅲ的液压缸Ⅲ精确驱动摆动框架前、后运动,并与偏心曲轴尾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进行同步控制,保证摆动框架按照固定角度摆动,从而实现在对中间坯进行剪切压接的过程中,始终保证上下剪刃与中间坯之间处于相同的剪切角,同时也极大简化同步摆动机构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钢剪切压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轧带钢无头轧制中间坯连接装置同步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板带热连轧精轧机组生产均以单块中间坯进行轧制,进精轧机组时的穿带、加速轧制、减速轧制、抛钢、甩尾等过程不可避免。因此,难以保证带钢头尾厚差和穿带质量均匀性,轧制作业率、成材率也受到一定限制。
随着汽车、家电等行业对薄板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尺寸、形状精度、表面和内在质量已成为同等重要的质量关键。热轧带钢无头轧制技术在超薄热带轧制、板厚精度控制、板带整长性能稳定性控制以及提高生产率等方面显示出传统热带轧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中间坯连接技术是无头轧制的关键技术,目前包括有:叠轧压接法、剪切压接法、焊接法、机械连接法、还原火焰处理连接法、直接通电连接法、感应加热连接法和激光焊接法等。剪切压接法由于其节奏快、占地少、连接效果优等优点备受青睐。
采用剪切压接方法进行中间坯连接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剪切压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上下剪刃保持一个固定的角度以对中间坯进行剪切、挤压,目前常用方式是采用双输入七连杆机构,该机构结构复杂,同时也难以确保剪切角度,会影响中间坯的连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轧带钢无头轧制中间坯连接装置同步机构,以满足剪切压接装置在对中间坯进行剪切压接的过程中,始终保证上下剪刃与中间坯之间处于相同的剪切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轧带钢无头轧制中间坯连接装置同步机构,包括中部具有双偏心的偏心曲轴、安装在偏心曲轴两端的固定框架、相对且高低布置的上剪切压接装置与下剪切压接装置,上剪切压接装置的顶部与偏心曲轴的一个偏心段相连并由偏心曲轴驱动,下剪切压接装置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摆动框架与偏心曲轴的另一个偏心段相连;
上剪切压接装置包括上轴承座Ⅰ、下轴承座Ⅰ、连接座以及上刀座;位于上方的上轴承座Ⅰ与位于下方的下轴承座Ⅰ间可拆卸连接成整体,上轴承座Ⅰ与下轴承座Ⅰ扣合形成与偏心曲轴相配合的上轴孔Ⅰ,下轴承座Ⅰ的下部两侧设有连杆,连杆通过滑动轴承Ⅰ与连接座上部的连接轴相连;连接座的中部为中空结构,上刀座通过燕尾滑块设置在连接座的中空结构内,燕尾滑块上具有沿带钢输送方向倾斜的斜楔面,上刀座上对应设有与斜楔面相匹配的斜面,上刀座的端头通过线性伸缩驱动机构与燕尾滑块端头相连以使上刀座可沿斜楔面前后移动。
进一步,摆动框架包括对称设置在上剪切压接装置与下剪切压接装置左右两侧的两个摆动架,两摆动架的上部均设有分体式轴承座,侧面均设有平衡机构,摆动架的中部设有中空卡槽;
分体式轴承座主要由上轴承座Ⅱ与下轴承座Ⅱ组成,上轴承座Ⅱ与下轴承座Ⅱ扣合形成与偏心曲轴相配合的上轴孔Ⅱ;下轴承座Ⅱ的底部与摆动架的顶部相连,两下轴承座Ⅱ通过大轴相连成整体;
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摆动架侧面的上支座,上支座与液压缸Ⅱ的尾端相铰接,液压缸Ⅱ的伸缩端与下支座相铰接,两个下支座对称安装在上剪切压接装置中连接座的左右侧面处;连接座的前后侧面与摆动架的中空卡槽滑动配合;两摆动架的下部与下剪切压接装置中下刀座的左右侧面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1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