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91643.0 | 申请日: | 2019-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1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瑶;陈晓燕;胡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H01H33/66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叶碎银 |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真空 灭弧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包括陶瓷管、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动导电杆、静导电杆,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固接于陶瓷管两端;动导电杆一端设置动触头,另一端穿过第二端盖;静导电杆一端设置静触头,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盖;动触头与静触头对应配合,并构成触头组,该触头组位于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一端盖内设置屏蔽板,对陶瓷管与触头组进行隔离,该屏蔽板中部设有供所述动导电杆穿过的让位通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屏蔽板对陶瓷管与触头组进行隔离,与现有技术的屏蔽罩相比,屏蔽板的结构非常简单,易于成型,且用料更少、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
背景技术
现有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一般包括陶瓷管、两个端盖、动触头、静触头、动导电杆、静导电杆,两个端盖分别设置于陶瓷管的两端处,动触头和静触头位于其中一端盖内,动导电杆一端连接动触头,另一端穿过另一端盖,静导电杆一端连接静触头,另一端穿过其中一端盖。为了避免动触头和静触头断开、闭合产生的电弧喷射到陶瓷管,现有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还在其中一端盖内设置了屏蔽罩,由于该屏蔽罩呈杯状,结构较为复杂,导致这种屏蔽罩工艺复杂、耗材、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包括陶瓷管、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动导电杆、静导电杆,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固接于陶瓷管两端;动导电杆一端设置动触头,另一端穿过第二端盖;静导电杆一端设置静触头,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盖;动触头与静触头对应配合,并构成触头组,该触头组位于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一端盖内设置屏蔽板,对陶瓷管与触头组进行隔离,该屏蔽板中部设有供所述动导电杆穿过的让位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内壁设有环形台阶,所述屏蔽板周缘触靠于该环形台阶,且二者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周圈设有外凸的凸肩,所述触头组位于该凸肩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陶瓷管连接的部位为薄壁段。
进一步的,所述动导电杆上套设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端盖的屏蔽罩,所述动导电杆上还套设有位于所述屏蔽罩与第二端盖之间的波纹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盖包括封接环、导向套、固定环,封接环固定于所述陶瓷管相应的一端,导向套通过固定环固定于封接环上,所述动导电杆穿过导向套。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板为金属材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屏蔽板对陶瓷管与触头组进行隔离,与现有技术的屏蔽罩相比,屏蔽板的结构非常简单,易于成型,且用料更少、成本更低。
2、所述凸肩的设置,能够增加触头组的容纳空间,从而增加电气间隙,增强本实用新型的耐压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1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站级PT级联延展成套装置
- 下一篇:基于磁钢进行灭弧的直流继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