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野战用折叠式胸腔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1297.6 | 申请日: | 201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2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冯华;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胡红林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战 折叠式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野战用折叠式胸腔引流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医用塑料膜、隔环、伸缩杆和底杆;医用塑料膜卷曲为管状,其顶板、底板连接形成密封的可压缩腔体;底杆竖直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底杆上端与所述伸缩杆下端铰接;伸缩杆上间隔设有多个缺口槽;缺口槽背对所述医用塑料膜设置;所述隔环和顶板正对伸缩杆的一侧分别设有与缺口槽配合的套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顶板、底板和医用塑料膜组成的密封可压缩腔体取代现有的形状体积固定的引流瓶,不仅携带方便;且抗摔不会破裂,质量轻,体积可变,适用于野战救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引流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野战用折叠式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引流瓶(也称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引流瓶为玻璃瓶或硬质塑料瓶制成,形状体积固定,而在野战救护中,形状体积固定的引流瓶难以携带,且玻璃瓶易破裂,占用空间,严重影响野战救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体积形状固定的引流瓶不便于携带,不适用于野战救护的问题,提供一种野战用折叠式胸腔引流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医用塑料膜、隔环、伸缩杆和底杆;
所述医用塑料膜卷曲为管状,其上端与顶板连接,下端与底板连接并形成密封的可压缩腔体;所述顶板上设有与腔体内连通的导流管和减压管;所述隔环有多个,多个隔环平行间隔套设在医用塑料膜上;所述底杆竖直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底杆上端与所述伸缩杆下端铰接;所述伸缩杆上间隔设有多个缺口槽;所述缺口槽背对所述医用塑料膜设置;所述隔环和顶板正对伸缩杆的一侧分别设有与缺口槽配合的套绳。
进一步,所述医用塑料膜与所述隔环缝合固定并被所述隔环分隔为多段筒体;每段筒体上设有便于医用塑料膜纵向折叠的折痕。
进一步,所述顶板和底板都为圆板;所述伸缩杆收缩后长度短于所述顶板直径。
进一步,所述底板长度长于所述顶板、隔环及底板的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顶板、底板和医用塑料膜组成的密封可压缩腔体取代现有的形状体积固定的引流瓶,不仅携带方便;且抗摔不会破裂,质量轻,体积可变,适用于野战救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野战用折叠式胸腔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引流装置压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板;2.底板;3.医用塑料膜;4.隔环;5.伸缩杆;6.底杆;7.套绳;8.缺口槽;9.导流管;10.减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的野战用折叠式胸腔引流装置,包括顶板1、底板2、医用塑料膜3、隔环4、伸缩杆5和底杆6;其中,医用塑料膜3为现有已知材料,比如制造输液袋、引流管、腹腔取物袋等医用耗材的材料,本实施例不再对该材料如何制备以及如何制膜进行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1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防尘功能的科研环境用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碗体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