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分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1135.2 | 申请日: | 201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8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任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秀丽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745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分液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一端固定连接对称的L形杆的竖杆下端,两个所述L形杆相对的一侧下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支杆的一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套筒的一侧中部,所述套筒上侧中部固定连通入液管口的下端,所述套筒下侧固定连通有对称的出液管口的上端,所述套筒内设有分液杆,所述分液杆内设有对称的分液槽,顶丝螺纹连接且穿过所述套筒的一侧中部,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液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检验分液设备。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移动分液杆将两种溶液分别滴入至对应的盛放容器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液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检验分液设备。
背景技术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方法,在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分液的操作,但现有的分液操作大多为使用分液漏斗手动分液,只适合少量的实验液体分液,但对于大量的实验液体进行分液时,需多次操作,且时刻需人工看守,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实验人员受化学试剂危害的可能性,且分液钱需要充分振荡,手动震荡力度不均匀,且很容易手滑,造成安全隐患,所以亟于制作一种检验分液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验分液设备,用于乳浊液分液。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检验分液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一端固定连接对称的L形杆的竖杆下端,两个所述L形杆相对的一侧下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支杆的一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套筒的一侧中部,所述套筒上侧中部固定连通入液管口的下端,所述套筒下侧固定连通有对称的出液管口的上端,所述套筒内设有分液杆,所述分液杆内设有对称的分液槽,顶丝螺纹连接且穿过所述套筒的一侧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L形杆的两横杆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导筒的一侧中部,两个所述导筒内分别对应的设有导杆,两个所述导杆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储液桶的一侧上部,所述储液桶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直槽的一端,软管的上端固定连通所述储液桶的底部出液口,所述软管的下端固定连通所述入液管口的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L形杆的两横杆上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U形板的下端,所述U形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L形柱的横杆一端,所述L形柱的滑柱设于所述直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盖下侧螺纹连接所述储液桶的入液口上端,所述密封盖上设有通气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分液槽呈“八”字形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软管为透明软质PVC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移动分液杆将上下两层两种不同的溶液分别滴入至对应的盛放容器内。
2、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分液杆将两种溶液通过对应的分液槽滴入至对应的盛放容器内,增加了两种溶液的纯度。
3、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电机带动的储液桶震荡,代替了人工手动震荡,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出液管口11、入液管口15、套筒14及分液杆15 剖切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秀丽,未经任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1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架护角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侧板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