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高压设备线路铜棒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9624.4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2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波;连朝阳;李燕;张亭亭;秦煜杭;何凯;张志超;张钊;田国强;王庆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安易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39;H01R31/06;H01R4/58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地址: | 047100 山西省长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高压 设备 线路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高压设备线路铜棒连接结构,属于井下安全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焊接,降低加工难度,连接方便可靠的铜棒连接结构;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下高压设备线路铜棒连接结构,包括螺纹铜棒、圆形铜棒和导电块,导电块包括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与螺纹铜棒相连,第二导电块与圆形铜棒相连,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之间通过软导线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井下安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高压设备线路铜棒连接结构,属于井下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量逐年扩大和采煤机械自动化程度提高,现场对供电的可靠性和设备的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需求量也在与日剧增,作为井下重要的电气设备,高压配电装置的可靠性会影响全矿的正常生产,在现场中,高压配电装置的可靠运行会保证矿井供电的安全、连续、可靠的正常运行,目前,大型煤矿井下供电多采用10KV直接供电,其中供电线路连接中的圆形铜棒与螺纹铜棒一般采用硬连接的方式,需要将圆形铜棒先与导电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将焊接后的圆形铜棒与螺纹铜棒压接在一起,增加了连接的尺寸,不方便操作,同时使用焊接的方式,焊接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增加了焊接后的清渣工序,由于是硬连接,对导电板的接触平面、弯曲半径要求比较高,提高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焊接,降低加工难度,连接方便可靠的铜棒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下高压设备线路铜棒连接结构,包括螺纹铜棒、圆形铜棒和导电块,导电块包括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与螺纹铜棒相连,第二导电块与圆形铜棒相连,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之间通过软导线相连;
第一导电块为方形导电块,中上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纹铜棒(1)相连,中下部设置有软导线连接螺纹孔;
第二导电块为U型导电块,U型开口处连接圆形铜棒,上部设置有软导线连接螺纹孔。
所述的软导线为电缆。
所述的第一导电块的通孔上部设置有开槽,所述的开槽之间设置有通孔紧固螺钉。
所述的第二导电块的U型开口于第二导电块的软导线连接螺纹孔之间设置有U型开口紧固螺钉。
所述的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的材质为紫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硬连接改为软连接,可以降低连接难度,不需要进行焊接,不需要考虑导电板的形状,第一导电块与螺纹铜棒可以使用紧固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二导电块与圆形铜棒也使用紧固的方式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导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第二导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位图4的侧视图。
图中1为螺纹铜棒、2为圆形铜棒、3为第一导电块、4为第二导电块、5为软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安易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潞安安易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96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扣式电池双出转盘机中转机构
- 下一篇:电机对接接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