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9546.8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友平;何玉玲;赵友娥;张洋;何昌禄;田向前;冉小翠;田芬;杨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友平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田雪姣 |
地址: | 5653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临床 艾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所述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包括顶盒、底盒、艾灸柱卡接机构和支撑吸附机构,底盒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艾熏孔,底盒的内底部位置设有网罩,网罩的外侧壁与底盒的内侧面连接,所述支撑吸附机构连接于底盒外侧面,支撑吸附机构包括滑动凸块、锁紧螺栓、L形插杆、压板和吸盘,底盒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长条滑槽,长条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滑动凸块,滑动凸块的内部螺纹连接锁紧螺栓,滑动凸块的外侧面通过L形插杆连接有压板,压板的底部连接吸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具有让整个艾灸盒能够在人体表皮多处位置吸附粘贴使用,能够稳定放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
背景技术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传统的艾灸盒都是直接放置在表皮直接使用,使用过程人翻动或者晃动身体,容易造成艾灸盒偏落,需要手拨动将艾灸盒拨回原来位置,增加操作步骤,操作繁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让整个艾灸盒能够在人体表皮多处位置吸附粘贴使用,能够稳定放置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包括:顶盒;底盒,所述底盒连接于顶盒的底部,底盒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艾熏孔,底盒的内底部位置设有网罩,网罩的外侧壁与底盒的内侧面连接;艾灸柱卡接机构,所述艾灸柱卡接机构连接于顶盒的顶部;支撑吸附机构,所述支撑吸附机构连接于底盒外侧面,支撑吸附机构包括滑动凸块、锁紧螺栓、L形插杆、压板和吸盘,底盒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长条滑槽,长条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滑动凸块,滑动凸块的内部螺纹连接锁紧螺栓,滑动凸块的外侧面通过L形插杆连接有压板,压板的底部连接吸盘。
优选的,所述底盒与顶盒螺纹连接,底盒的顶部外侧壁套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艾灸柱卡接机构包括T形旋转杆、拉环、矩形框、滑块、第一斜齿轮、丝杆、L形连接杆、第二斜齿轮和弧形夹板,矩形框连接于顶盒的内顶部并且下侧壁设有长条空槽,矩形框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滑块的底部通过L形连接杆连接有弧形夹板,T形旋转杆设置在顶盒的顶部,T形旋转杆的一端贯穿顶盒和矩形框的顶部并且连接第一斜齿轮,丝杆设置在矩形框的内部并且与矩形框内部两侧壁转动连接,丝杆上安装有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滑块的内部设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纹孔,两个螺纹孔螺纹方向相反,T形旋转杆的上侧壁安装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网罩呈奶嘴形状。
优选的,所述T形旋转杆的顶部侧壁设有两个凹槽,拉环两端通过旋转轴分布于凹槽内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a内嵌入侧面设有防脱落刺。
优选的,所述长条滑槽的数量为2-4个。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通过支撑吸附机构上吸盘,能够让整个艾灸盒能够在人体表皮多处位置吸附粘贴使用,能够稳定放置,不易滑落改变位置,不需要一直手扶操作,操作便利,实用性增加,且能够抬起合适高度使用,防止高温烫伤皮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艾灸盒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底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友平,未经何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9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