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内凹结构的弹性活动变长度弹簧针导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8076.3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6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2/71;H01R4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内凹 结构 弹性 活动 长度 弹簧 导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内凹结构的弹性活动变长度弹簧针导体,由相互插接的伸缩构件(1)与固定构件(2)组成,所述固定构件(2)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构件(3),所述伸缩构件(1)伸入所述固定构件(2)的内部并与所述弹簧构件(3)抵接且能够在所述弹簧构件(3)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固定构件(2)实现轴向伸缩运动;多次滑动后仍能够保证足够的滑动顺畅度,由于不存在过盈或过渡装配工艺带来的表面划伤破坏,伸缩构件在固定构件内部滑动多次后的顺畅度仍然能与初始状态下的顺畅度一致,因而可以有效保证该弹簧针导体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和资源,利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和其成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带内凹结构的弹性活动变长度弹簧针导体。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射频通信设备的PCB板之间的信号连接,同时为节约空间,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始出现采用减少线缆连接器的结构,使得内部连接更加可靠、内部电路结构更加简洁的技术方案,针对这一趋势,目前的行业中已经出现了采用弹簧针导体实现信号连接的技术,对于不同的弹簧针导体的连接方式,往往具有不同的外观,但是其内部结构往往设置有一个内部弹簧构件,弹簧构件的两端分别支撑导体的内外端部分,使导体的内端与导体的外端之间获得一个线性的弹性压力,在该过程中,弹簧针导体结构设计的关键要求,是如何保证导体的内、外端之间相对滑动时的顺畅以及信号连接传输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内凹结构的弹性活动变长度弹簧针导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内凹结构的弹性活动变长度弹簧针导体,由相互插接的伸缩构件与固定构件组成,所述固定构件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构件,所述伸缩构件伸入所述固定构件的内部并与所述弹簧构件抵接且能够在所述弹簧构件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固定构件实现轴向伸缩运动;其中,
所述伸缩构件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伸缩端头、第一伸缩轴、第一锥形连接部、第二伸缩轴、第二锥形连接部、抵接端部、以及抵接端头;其中,所述伸缩端头与所述第一伸缩轴固定连接且所述伸缩端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伸缩轴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伸缩轴通过所述第一锥形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伸缩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伸缩轴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伸缩轴通过所述第二锥形连接部与所述抵接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伸缩轴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抵接端部的径向尺寸,在所述抵接端部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所述抵接端头,所述抵接端头的径向中心与所述弹簧构件的径向中心对齐;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构件壳体,在所述构件壳体内部开设有弹簧容置腔,所述弹簧构件设置于所述弹簧容置腔内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构件壳体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凹设的环状的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在所述伸缩构件伸入所述固定构件的内部且位于拉伸阈值位置后经外部成型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构件伸入所述固定构件的内部且位于拉伸阈值位置后,所述内凹结构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二伸缩轴的右端靠近所述第二锥形连接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构件伸入所述固定构件的内部且位于拉伸阈值位置后,所述内凹结构的内径面在径向上位于第二伸缩轴与抵接端部的外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结构的外径面和内径面的截面均设置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结构成型在所述固定构件的轴向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轴与所述抵接端部的径向尺寸相等,且所述第一伸缩轴、所述抵接端部与所述构件壳体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伸缩构件伸入所述固定构件的内部且位于拉伸阈值位置后,所述抵接端头在轴向上部分位于所述弹簧构件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构件壳体的内壁设置为光滑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80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干燥装置
- 下一篇:W型火焰锅炉下冲火焰的温度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