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边吊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7759.7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9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润邦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0 | 分类号: | E04B9/00;E04B9/06;E04B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边吊组合,包括墙体,墙体侧面设有矩形槽状的底板,底板内侧壁设有立板,底板外侧壁设有灯槽板,灯槽板、底板和立板的连接处设有三角龙骨卡扣,立板紧贴墙体一面的四角设有均圆槽,底板的另一侧面四角亦设有等直径的圆槽,圆槽中穿设有螺丝,螺丝的部分嵌入墙体中,立板由两矩形板和“L”板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一块矩形板分别位于“L”板的顶部侧面,另一块位于“L”底部另一侧面,且两矩形板关于“L”板垂直设置,该结构组合内部空置,最大程度减轻立板连接墙体部件所承受的重量,安装时,只要将其两矩形板和“L”板拼接成一个整体之后再进行摆放固定即可,这样的安装方式更简单、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吊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边吊组合。
背景技术
集成吊顶都是出于一个平面、无法满足现实情况所需、并造型单一缺乏美感,而使用实木不能完成梁里面加灯带效果,再加上实木制作破坏树木,并且不防火、不防潮、不防水、不防霉、时间久了还容易被虫蛀、开裂变形,影响美观,并且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喷漆等工艺不环保,制作完成后只能是固定样式,且实木的本身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安装、搭接简单且防腐蚀的新型边吊组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边吊组合,包括墙体,在墙体侧面设有矩形槽状的底板,所述底板内侧壁设有立板,所述底板外侧壁设有灯槽板,所述灯槽板、底板和立板的连接处设有三角龙骨卡扣,所述立板紧贴墙体一面的四角设有均圆槽,所述底板的另一侧面四角亦设有等直径的圆槽,所述圆槽中穿设有螺丝,所述螺丝的部分嵌入墙体中。
上述结构中,首先测取立板高度,随后依据测量的高度将底板设有圆槽的一面紧贴墙体的侧面,再通过螺丝将其固定在墙体的侧壁,接着立板放置于底板内底面上,同时立板上设有圆槽的一面紧靠在墙体的顶面,之后,再将立板推至远离墙体的侧面的一端,使其紧靠在底板的内侧面上,紧接着将螺丝穿过圆槽固在墙体的顶面上,最后把灯槽板紧靠在底板和立板的连接处,在通过三角龙骨卡扣将其固定。
优选地,所述立板由两矩形和“L”形板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一块矩形板分别位于“L”形板的顶部侧面,另一块位于“L”形板底部另一侧面,且两矩形板关于“L”形板垂直设置,该结构组合内部空置,最大程度减轻立板连接墙体部件所承受的重量,再通过立板顶面螺丝和底板侧面螺丝共同配合,将其牢牢的固定在墙体上,安装时,只要将其两矩形板和“L”板拼接成一个整体之后再进行摆放固定即可,这样的安装方式更简单、更方便。
优选地,所述灯槽板由“L”的第一夹板和镜像倒立的“L”形的第二夹板组成的一个矩形口,所述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是由水平板和竖直板组成,且第一夹板的水平板与第二夹板的竖直板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一夹板的竖直板与第二夹板的水平板未闭合,一方面以便于安放照明灯,另一方面灯槽体顶面未封闭,便于灯体散热。
优选地,所述底板、立板和灯槽板均采用铝合金滚涂板为原材料制成,所构成的底板、立板和灯槽板重量轻,远低于传统实木梁重量,安装时更省力,同时废弃后的材料可回收进行二次加工,相比实木更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立板由两矩形板和“L”板组成的一个整体,工人只需在地面上将其拼接成型之后,再将立板固定在墙体上更方便。
2、灯槽板由“L”板和镜像倒立的“L”形板组成一个整体,一方面以便于安放照明灯,另一方面灯槽体顶面未封闭,便于灯体散热。
3、底板、立板和灯槽板均采用铝合金滚涂板为原材料制成,所构成的底板、立板和灯槽板重量轻,远低于传统实木梁重量,安装时更省力,同时废弃后的材料可回收进行二次加工,相比实木更环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润邦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润邦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7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