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的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87210.8 | 申请日: | 2019-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4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周春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维莱防务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B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赵亚飞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的定位装置,所述汽车内饰包括壳体、嵌入所述壳体的托板,所述定位装置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托板之一的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的活动件、对所述活动件限位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托板之中的另一个。有益效果:铰接板通过铰接点与汽车内饰连接,可以翻折;相比于铰接板直接焊接在汽车内饰上的技术方案,在安装内饰时,可翻折的铰接板需求的操作空间更小,更方便汽车内饰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饰的安装点都是固定在主体件上无法变形,在遇到狭小安装空间的情况下,零部件塞入困难或导致无法安装。这就限制了汽车内饰的设计,并给汽车内饰的安装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定位装置,以便于汽车内外饰在狭小空间内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存在着狭小空间内,汽车内饰安装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内饰的定位装置,所述汽车内饰包括壳体、嵌入所述壳体的托板,所述定位装置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托板之一的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的活动件、对所述活动件限位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托板之中的另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铰接点,与所述活动件铰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连接所述活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件为铰接板;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第一定位柱;所述连接件为第二定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定位柱为螺纹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柱外圈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柱相比于水平轴和竖直轴倾斜设置。
有益效果:
铰接板通过铰接点与汽车内饰活动连接;相比于铰接板直接焊接在汽车内饰上,固定连接的技术方案,在安装内饰时,活动连接的铰接板需求的操作空间更小,更方便汽车内饰的安装;
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采用螺纹连接,增加了连接的可靠性;第一定位柱外圈设置加强筋,增加了第一定位柱的强度;
第一定位柱倾斜设置,方便第二定位柱的安装;当托板受到力的作用时,倾斜设置的第一定位柱能承受更强的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托板;3:第一固定件;31:铰接点;4:铰接板;41:第一定位孔;5:第一定位柱;51:第二定位孔;52:加强筋;6:第二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内饰及其定位装置,汽车内饰包括壳体1、托板2。定位装置连接壳体1和托板2。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3、铰接板4、第一定位柱5、第二定位柱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维莱防务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维莱防务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7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