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件注塑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6952.9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5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雒建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唯万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45/73;B29C45/83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件 注塑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件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前模顶块,前模顶块中间固定设有前模镶件,前模顶块下方设有后模顶块,所述后模顶块内设有司筒和司筒针,司筒设于司筒针外面,所述司筒针内设有后模镶件,前模顶块、前模镶件、后模顶块、后模镶件、司筒和司筒针共同围成模腔,司筒和司筒针设于所述模腔底面,后模顶块侧面设有进胶流道,进胶流道与模腔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塑模具中设置司筒和司筒针,在密封件注塑成形后,司筒和司筒针可以把密封件从注塑模具中顶出一段距离,便于密封件从注塑模具中卸出来;分别在前模镶件和后模镶件中各设置了1条冷却水路,更有助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有利于密封件快速成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件注塑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密封件是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与水分等侵入机器设备内部的零部件的材料或零件。由于密封件的性能要求,密封件的材质多为橡胶,如丁腈橡胶、氯丁胶、聚氨酯等。密封件一般通过注塑工艺制造成形,注塑工艺需要先把橡胶材料在高温下融化,然后再注入模具中注塑成形。但是在密封件注塑成形后,密封件与注塑模具接触紧密,不易退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件注塑模具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件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前模顶块,所述前模顶块中间固定设有前模镶件,所述前模顶块下方设有后模顶块,所述后模顶块内设有司筒和司筒针,所述司筒针内设有后模镶件,所述司筒设于司筒针外面,所述前模顶块、前模镶件、后模顶块、司筒和司筒针、后模镶件共同围成模腔,所述司筒和司筒针设于所述模腔底面,所述后模顶块侧面设有进胶流道,所述进胶流道与模腔连通,所述后模镶件中间部位设有第一冷却水路,所述前模镶件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冷却水路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水路和第二冷却水路互相独立。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镶件和后模镶件通过斜面接触,所述前模镶件底面和后模镶件顶面之间留有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镶件、后模顶块、司筒针、后模镶件侧面均设有润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司筒和司筒针垂直设于所述模腔底面,所述司筒设于所述模腔的水平面底面,所述司筒针设于所述模腔的沟槽面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顶块和前模镶件互相接触的面为斜面,所述斜面向外倾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塑模具中设置司筒和司筒针,在密封件注塑成形后,司筒和司筒针可以把密封件从注塑模具中顶出一段距离,便于密封件从注塑模具中卸出来;分别在前模镶件和后模镶件中各设置了1条冷却水路,更有助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有利于密封件快速成形;前模镶件、后模顶块、司筒针、后模镶件侧面均设有润滑槽,便于加注润滑油,可以保证零件相互运动顺畅,防止卡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前模顶块1、前模镶件2、后模顶块3、司筒4、司筒针5、后模镶件6、第一冷却水路7、第二冷却水路8、进胶流道9、模腔10、润滑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唯万密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唯万密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6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和车辆
- 下一篇:预埋起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