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网型光伏储能工频逆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5343.1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3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舒名华;王建;李康龙;张宝;周宜福;叶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菲利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2 | 分类号: | H02S40/32;H02J7/35;H02M1/32;H02M7/42;H02H7/18;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郭佳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网型光伏储能工频逆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网型光伏储能工频逆变装置,包括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一侧电性连接有光伏充电模块,所述逆变模块、光伏充电模块外部安装有壳体,所述逆变模块包括主控微处理器、主驱动回路、主功率回路、市电能量采集模块、能量调度模块、市电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所述光伏充电模块包括太阳能光伏电池、光伏能量采集模块、从控微处理器、从驱动回路和从功率回路,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设置于光伏充电模块一端,所述从功率回路设置于光伏充电模块另一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对逆变模块进行光伏充电、使得光伏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对蓄电池进行实时保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网型光伏储能工频逆变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因具有储量大、清洁可再生等特性,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新能源发电方式,离网型工频逆变电源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和安装灵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海岛、偏远山区等电力系统不发达的区域。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离网型工频逆变电源仅有市电、电池以及负载等模块,不具备光伏充电的功能,造成使用的不便;
2、逆变模块与光伏充电模块之间没有相互通信,存在电池充电电流不能联合控制导致充电电流过大,以及光伏能量利用率无法最大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网型光伏储能工频逆变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离网型工频逆变电源仅有市电、电池以及负载等模块,不具备光伏充电的功能,逆变模块与光伏充电模块之间没有相互通信,存在电池充电电流不能联合控制导致充电电流过大,以及光伏能量利用率无法最大化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网型光伏储能工频逆变装置,包括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一侧电性连接有光伏充电模块,所述逆变模块、光伏充电模块外部安装有壳体,所述逆变模块包括主控微处理器、主驱动回路、主功率回路、市电能量采集模块、能量调度模块、市电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所述主控微处理器、主驱动回路设置于逆变模块一端两侧,且主控微处理器设置于主驱动回路左侧,所述主功率回路设置于逆变模块中央位置,所述市电能量采集模块、能量调度模块设置于逆变模块另一端上、下部,所述光伏充电模块包括太阳能光伏电池、光伏能量采集模块、从控微处理器、从驱动回路和从功率回路,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设置于光伏充电模块一端,所述从功率回路设置于光伏充电模块另一端,所述从控微处理器设置于光伏充电模块中部,所述光伏能量采集模块、从驱动回路设置于从控微处理器两侧,且光伏能量采集模块设置于从驱动回路左侧。
优选的,所述逆变模块与光伏充电模块内侧中央位置设置有RS232接口,且RS232接口之间连接有通信线。
优选的,所述逆变模块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市电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且市电输入端设置于交流输出端上方。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通过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壳盖,且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于壳盖顶部两端。
优选的,所述主驱动回路上、下部固定连接有一组蓄电池,且蓄电池通过导线与主驱动回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逆变模块、光伏充电模块安装于托板顶部两侧,且托板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部下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网型光伏储能工频逆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菲利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菲利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5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