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4321.3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0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恺;曹玉璧;李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张东明 |
地址: | 743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滴灌 马铃薯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属于马铃薯苗培养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马铃薯苗培养中滴灌效率低下和滴灌效果不好的问题,包括营养液池、育苗床和培育盆,育苗床设置在营养液池上方,育苗床内设置有培育盆,培育盆内周向埋设有若干滴水管,滴水管表面设置有若干排水孔,滴水管上面均连通有圆形集水管,圆形集水管连通有压力管,压力管中部连通有输液管,压力管下端连通有水泵,水泵设置在营养液池内部,通过在根茎四周埋设滴水管,缩短营养组分的流向路径,更有利于根茎对养分的吸收,并且将滴水管设置为可以根据土壤或培养基厚度可调节的装置,便于滴水管调节到合适的滴灌深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马铃薯苗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分类于无基质栽培,无基质栽培类型是指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中没有基质固定根系,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或含有营养液的潮湿空气中,但育苗时可能使用某些基质。水培指植物大部分根系直接生长在营养液液层中的无土栽培方式;
土栽培能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它是不用土壤或基质来栽培植物的一项农业高新技术,其因以人工创造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的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而发挥作物的增长潜力,使植物生长量、生物量得到大大提高;
现有的土壤培育在马铃薯幼苗生长工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组分,现有滴灌方式大多是在植株的四周和上端架设滴水管道,这样来满足马铃薯幼苗的滴灌需求,但是这种滴灌方式有许多弊端,比如,由于土壤或培养基的组分和接口不同,即使在植株的四周设置同样的滴水管道,也难以保证根系在各个方向的良好发育,反而影响马铃薯幼苗的根系吸收,并且这种滴灌方式由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使得滴水管中营养组分会发生一部分的挥发,使得整个系统的有效利用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马铃薯苗培养中滴灌效率低下和滴灌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包括营养液池、育苗床和培育盆,育苗床设置在营养液池上方,育苗床内设置有培育盆,其特征在于,培育盆内周向埋设有若干滴水管,滴水管表面设置有若干排水孔,滴水管上面均连通有圆形集水管,圆形集水管连通有压力管,压力管中部连通有输液管,压力管下端连通有水泵,水泵设置在营养液池内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会根据马铃薯苗在不同时期需要的养分不同,提供不同的培育方式,通过控制系统打开第一电磁阀,其他电磁阀关闭,启动水泵,水泵依次通过压力管、圆形集水管,将营养组分通过滴水管输送到培育盆内,为了保证马铃薯幼苗在培育初期得到充足的养分量供应,是将滴水管是周向埋设在马铃薯幼苗的四周,准确地说是埋设在马铃薯幼苗根茎的四周,缩短营养组分的流向路径,更有利于根茎对养分的吸收,尤其减小水分在荒漠等西北地区温度较高的室温下水分的蒸发,当马铃薯幼苗需要移栽的时候,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分进行灌溉,此时,控制系统打开第二电磁,关闭其他电磁阀,启动水泵,水泵依次通过压力管、圆形集水管,将营养组分通过滴水管输送到培育盆内,大量的营养物质将培养基和土壤进行浸透,当浸透完成时,打开第三电磁阀,育苗床内的多余的水分经过回流管被重新回收到营养液池内,提高了营养液的利用率;
因而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不同方式的培养,即在马铃薯幼苗在中期对营养物质需求较大,可以浸透方式培育,在马铃薯幼苗在前期对于营养物质需求较少时,可以采用滴灌的方式,不仅能够节水节能,而且使得营养物质能够最大化、最优化的利用,降低了成本,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滴水管包括螺纹杆和螺纹套筒,螺纹套筒竖直开设有通槽,螺纹套筒内壁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杆竖直开设有与通槽相连通的进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进水通道的直径由上到下依次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4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