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降温机构的计算机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4229.7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2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肖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61244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汪磊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机构 箱体内部 侧盖板 连通 本实用新型 计算机机箱 内部元器件 机箱内部 机箱散热 降温机构 螺钉安装 内部安装 散热翅片 散热通道 散热通路 使用寿命 箱体开口 影响机箱 安装架 半封闭 不连通 散热区 散热扇 外侧面 散热 风向 对称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降温机构的计算机机箱,包括半封闭的箱体和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开口端的侧盖板,安装架的外侧面倾斜的布设有相互平行的散热翅片,侧盖板靠近底端的位置安装有与箱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风机机构,第一风机机构的鼓风向朝向箱体的内部,箱体与第一风机机构相对的另一侧对称的安装有两个与箱体内部连通的第二风机机构,第二风机机构的风向朝向箱体的外侧,一个第一风机机构与两个第二风机机构在箱体的内部形成散热通路。解决了现有的机箱散热主要靠内部安装的散热扇进行散热,散热通道不连通,不能及时将内部热量散出,同时杂质容易通过散热区进入机箱内部,影响机箱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机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降温机构的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机箱也叫电脑机箱或者机箱,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由于机箱不像CPU、显卡、主板等配件能迅速提高整机性能,所以在其功能性上要求较低,功能单一,且其形式大多为矩形壳体。
但是现有的机箱散热主要靠内部安装的散热扇进行散热,散热通道不连通,不能及时将内部热量散出,同时为了将热量散出,机箱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散热区,杂质容易通过散热区进入机箱内部,影响机箱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降温机构的计算机机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机箱散热主要靠内部安装的散热扇进行散热,散热通道不连通,不能及时将内部热量散出,同时为了将热量散出,机箱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散热区,杂质容易通过散热区进入机箱内部,影响机箱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降温机构的计算机机箱,包括半封闭的箱体和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开口端的侧盖板,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四个支杆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竖向截面为侧U型且在其内部平行的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计算机元器件安装板,所述安装架靠近侧盖板一侧还安装有接线板,所述侧盖板上靠近接线板的位置设置有接孔区,所述安装架的外侧面倾斜的布设有相互平行的散热翅片,所述侧盖板靠近底端的位置安装有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风机机构,所述第一风机机构的鼓风向朝向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与第一风机机构相对的另一侧对称的安装有两个与箱体内部连通的第二风机机构,所述第二风机机构的风向朝向箱体的外侧,一个所述第一风机机构与两个所述第二风机机构在箱体的内部形成散热通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机构包括机架、鼓风机、钢丝网和海绵层,所述机架固定在所述侧盖板的内部与所述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机架的内侧端倾斜固定有鼓风机,所述机架的外侧端端部固定有钢丝网,所述机构的内侧靠近钢丝网的位置固定有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的倾斜角度设置在60-80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风机机构包括抽风机、外圈板和透气板,所述抽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侧端且其出风口朝向外面,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处固定有外圈板,所述外圈板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透气板。
优选的,所述透气板具体为带有多行圆形通孔的透明塑料板,且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设置在5-8mm之间,且相邻的两个圆形通孔的间距设置在5mm。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具体为与安装架侧面相垂直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片,所述散热翅片的矩形钢片的倾角设置在40-60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箱箱体内部用于计算机元器件安装的安装架侧端安装有多个散热翅片,从而使得计算机工作过程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导出,然后通过散热翅片散出,与靠空气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增加了计算机机箱的散热降温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42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箱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电子模块及其尾端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