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薄板激光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3814.5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9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邹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70 | 分类号: | B23K26/70;B23K37/04;B23K26/2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薄板 激光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薄板激光焊夹具,包括垫板、压板和顶板,所述垫板、压板和顶板的四周通过固定螺钉由下至上依次叠至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和压板之间构成容纳待焊接件的空间,所述压板和顶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压板和顶板上开设有上下对应的焊接窗口,所述压板和顶板上位于焊接窗口的边缘设有上下对应的若干下压螺纹孔,所述下压螺纹孔内设有下压螺钉。本实用新型可控制焊接过程的待焊接件变形,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薄板激光焊夹具。
背景技术
采用薄板金属制备各种零部件的过程中,必然会采用连接技术,而连接接头的性能将会影响到整个结构件的性能。焊接是金属连接中的重要方式,金属焊接接头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金属应用的关键工艺。金属焊接后焊缝中容易形成未熔合、夹杂、气孔、结晶裂纹等缺陷;此外,焊接时容易产生咬边、翘曲变形等缺陷。很多缺陷是由于焊接过程固定效果不好引起的。因此需要特定的焊接夹具对待焊接件进行固定,以尽量减少焊接变形。现有技术普遍采用压板分别夹持待焊接件,这种方式使焊接位置不易贴合紧密,容易上翘,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薄板激光焊夹具,解决焊接位置上翘问题,提高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座椅薄板激光焊夹具,包括垫板、压板和顶板,所述垫板、压板和顶板的四周通过固定螺钉由下至上依次叠至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和压板之间构成容纳待焊接件的空间,所述压板和顶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压板和顶板上开设有上下对应的焊接窗口,所述压板和顶板上位于焊接窗口的边缘设有上下对应的若干下压螺纹孔,所述下压螺纹孔内设有下压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窗口同一侧的下压螺纹孔至少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窗口同两侧的下压螺纹孔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钉上套设有间距环,所述间距环设置在所述压板和顶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表面与所述焊接窗口的对应位置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压板、顶板及四周的固定螺钉形成了矩形框架,然后由下压螺钉对待焊接件在焊接部位两侧进行压固,能够避免单纯的压板固定产生的翘曲问题,压板和顶板的双层结构也能避免压板因为受热产生变形而影响下压螺钉对待焊接件的固定,夹具结构简单,安装迅速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座椅薄板激光焊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顶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汽车座椅薄板激光焊夹具结构包括垫板1、压板2和顶板3。垫板1放置在最下方,用于承载待焊接件,垫板1的中间开设一条凹4槽,焊接时,待焊接件的焊缝置于凹槽4的上方。垫板1的四周设置四个螺孔5用于连接固定螺钉6。在垫板1的上方为压板2,压板2的中间与凹槽4的对应位置开设矩形的焊接窗口7,在焊接窗口7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下压螺纹孔8,两侧的下压螺纹孔8以焊接窗口7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压板2的四周设置四个通孔9穿设固定螺钉6。在压板2的上方为顶板3,顶板3结构与压板2相同,顶板3的中间与凹槽4的对应位置开设矩形的焊接窗口10,在焊接窗口10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下压螺纹孔11,两侧的下压螺纹孔11以焊接窗口10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顶板3的四周设置四个通孔12穿设固定螺钉6。
使用该汽车座椅薄板激光焊夹具时,将待焊接件对齐放置在垫板1上,待焊接件的焊缝置于凹槽4的上方,在待焊接件上放置压板2,压板2四周的通孔9与垫板1的螺孔5对齐,在压板2的通孔9位置放置间距环13。在间距环13上再放置顶板3,顶板3四周的通孔12与压板2四周的通孔9对齐。固定螺钉6依次通过顶板3的通孔12、间距环13、压板2的通孔9后拧入垫板1的螺孔5进行固定,对待焊接件做最后调整后完全拧紧固定螺钉6,然后将下压螺钉14拧入顶板3及压板2的下压螺纹孔8,11并接触到待焊接件表面,在焊缝周边下压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3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