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沟式截污型雨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3751.3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1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苏定江;蒲贵兵;刘亭役;董佳;邵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沟式截污型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沟式截污型雨水口,雨水口的顶面与人行道齐平或高于绿地表面,雨水口外靠道路的一侧还成型有进水口,道路路面靠近进水口设计成斜面,进水口上设置有雨水篦子,雨水口靠进水口的侧壁开设有进水通道,雨水口内通过溢流堰隔设成截污槽和出水槽,截污槽内的雨水能通过溢流堰溢流到出水槽;截污槽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排水层和过滤层,在过滤层的上方设置有截污篮,截污篮紧靠在进水通道一侧的侧壁上,从进水通道进来的雨水首先进入截污篮,排水层的底部设置有穿孔排水管,穿孔排水管延伸到出水槽,出水槽设置有与市政雨排水管网相连的排水管。截污效果明显、适用范围广泛、后期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沟式截污型雨水口,属于市政雨水排水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及城市不透水下垫面占比逐渐增大,城市雨水带来的内涝、面源污染等问题愈发突显。为解决城市雨水带来的问题,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对雨水径流进行净化,消减面源污染。对于新建城区,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源头修建雨水花园、雨水塘等绿色设施来滞留净化雨水;对于已建城区,由于占地原因,往往不具备新建雨水花园的条件,只能采用在末端修建大型初期雨水调蓄池的方式来收集净化雨水,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沟式截污型雨水口,直接在雨水口将雨水净化后汇入市政雨排水管网,对雨水径流污染实现了源头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偏沟式截污型雨水口,包括道路及位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或绿地,在人行道或绿地中成型有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口的顶面与人行道齐平或高于绿地表面,所述雨水口外靠道路的一侧还成型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深度小于雨水口深度,所述进水口顶上设置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口靠进水口的侧壁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口和雨水口通过该进水通道联通,所述进水口内的雨水通过该进水通道流入雨水口;所述雨水口内通过溢流堰隔设成截污槽和出水槽,截污槽内的雨水能通过溢流堰溢流到出水槽;所述进水通道与截污槽相通,所述截污槽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排水层和过滤层,在所述过滤层的上方设置有截污篮,所述截污篮紧靠在进水通道一侧的侧壁上,从进水通道进来的雨水首先进入截污篮,所述排水层的底部设置有穿孔排水管,所述穿孔排水管延伸到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设置有与市政雨排水管网相连的排水管。
采用上述方案,小雨或中雨时,进入进水口的雨水通过进水通道进入截污篮,拦截其中的杂物,暂时存储截污槽中的上部空间内,而后缓慢下渗进入过滤层,经过过滤后,进入排水层,通过穿孔排水管排到出水槽,流入市政雨排水管网。大雨时,初期雨水进入截污槽的上部空间暂时存储,然后缓慢下渗经过滤层、排水层、穿孔排水管、出水槽排入市政雨排水管网,后续雨水直接从溢流堰溢流到出水槽,然后进入市政雨排水管网。
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口的深度与进水通道的高度相同,所述进水口的底面与进水通道的最低点齐平。所述进水口的底面设置有从远离进水通道到靠近进水通道逐渐向下倾斜的斜坡。便于偏沟内的雨水进入雨水口,同时防止进水口中存现泥沙沉积。
上述方案中:所述道路路面靠近进水口的一段设计成从远离进水口到靠近进水口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该斜面的低点与雨水篦子齐平,所述雨水篦子低于道路路面的高度H1为50-80mmm。相当于道路两侧找坡,让雨水只能从三面进入雨水口。便于雨水流入进水口,减少道路积水。
上述方案中:所述溢流堰顶面低于道路路面的高度H2为100-250mm。确保截污槽的蓄水深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截污篮的篮底设置有碎石层。可更有效截留雨水中的树叶等物质。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层为石英砂层,石英砂粒径1-2mm,所述石英砂层上面铺设透水土工布。过滤净化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未经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3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物料倾倒的手推车
- 下一篇:一种上下料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