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柜用的迷宫式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3609.9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林;高继明;伍艳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黄李军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尖沙***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柜 迷宫 通风 装置 | ||
一种机柜用的迷宫式通风装置,包括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固定在框板的一侧上,通风通道在进风端口处设有进风板、在出风端口处设有出风板,进风板上设有蜂窝状的进风孔,出风板上陈列设有若干个出风孔;通风通道内在靠近进风板处设有挡风板,挡风板上端固定在通风通道顶壁,挡风板下端悬空;出风孔的内侧设有U型罩,U型罩的一竖壁的长度比另一竖壁的长度长,U型罩的长竖壁固定连接在出风板上,U型罩的短竖壁与出风板之间的缺口作为出风孔的进风通道,出风板内侧在U型罩内设有改变气体流向的折流板;通风通道底壁上设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无需电源设备辅助,能有效防止雨水、垃圾、灰尘随风进入机柜内,同时具有隔热、降噪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柜用的迷宫式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气设备柜,尤其是户外机柜,需从柜外抽取新鲜空气进入柜内,但又不希望雨水、灰尘随风进入内部,现有户外机柜的通风技术大概有以下几种:
普通百叶窗式设计:有效的起到通风散热效果,在无风沙的地区普遍使用。但无法隔绝高风沙地区的沙尘,沙尘在大风情况下会不断进入舱体内部,影响到内部开关柜元器件如:操作机构等,使得内部开关柜无法正常使用。
全密封舱体以及智能降温设计:该方案采用全密封箱体结构,则不存在沙土进仓问题。采用智能工业空调来控制舱体内部的温湿度。其存在一定的弊端:成本高;舱体内部通风换气不畅,空气较混浊;对智能系统的性能要求高,一旦发生故障舱体内部室温势必不断上升,导致舱内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运维检修成本较高。
百叶窗、过滤网和风机的综合设计:该方式可以有效的起到通风散热作用,但无法有效的隔绝沙尘。外部细小沙尘在风机的作用下会通过滤网被吸入舱体,从而影响到内部设备。长时间运行后滤网容易堵塞,一旦滤网堵塞,一则内部散热受阻温度会不断升高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二则会影响风机寿命。祈经常清理滤网、检测风机;三则通风装置没有做到密封,也没有形成单向通风,运行时不防尘,气流不稳定,噪音大。
同时现有户外机柜的通风技术也存在一些较为新式的设计方式,如授权公告号为201820547550.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迷宫式防水功能的机柜通风装置,该专利通过设置六个排风扇、防灰网、风机防护罩、柜顶网孔板、防水层、温控器、报警装置、静压箱,以达到防水、防尘、降噪目的,但实施复杂程度高、且成本较高。还有授权公告号为20172170707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房用通风降噪装置,通过V形降噪部件,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和降噪作用,但却忽略了防水防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机柜用的迷宫式通风装置,无需电源设备辅助,能有效防止雨水、灰尘随风进入机柜内,同时具有隔热、降噪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柜用的迷宫式通风装置,包括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固定在框板的一侧上,通风通道在进风端口处设有进风板、在出风端口处设有出风板,进风板上设有蜂窝状的进风孔,出风板上陈列设有若干个出风孔;通风通道内在靠近进风板处设有挡风板,挡风板上端固定在通风通道顶壁,挡风板下端悬空;出风孔的内侧设有U型罩,U型罩的一竖壁的长度比另一竖壁的长度长,U型罩的长竖壁固定连接在出风板上,U型罩的短竖壁与出风板之间的缺口作为出风孔的进风通道,出风板内侧在U型罩内设有改变气体流向的折流板;通风通道底壁上设有排水口。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框板是固定在机柜的通风口处,本实用新型利用挡风板作为第一道防线,雨水和垃圾在此被挡风板隔绝,雨水和垃圾顺着挡风板流到通风通道底壁,从通风通道底壁排水口排走;接着挡风板与出风板之间的通道作为空气在通风通道停留的空间,在此段通道间,大颗粒灰尘依靠离心力和重力沉积在通风通道底壁,并从排水口排走;最后空气从出风孔处设有的由U型罩和折流板构成的Z型通道流进机柜里,Z型通道既能有效阻隔空气的尘埃,又能起到隔热、降噪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强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3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管件双端成型装置
- 下一篇:车载隐蔽式摄像装置、后视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