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立式制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83333.4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7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彭显正;陈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7/00;F25B49/02;F02B63/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田静 |
| 地址: | 321102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制冷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独立式制冷系统,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除霜方法能耗高或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以及水冷发电机组,水冷发电机组设有为其提供冷却介质的水冷系统,蒸发器内设有用于流通冷却介质的除霜管路,除霜管路与水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除霜效果好、效率高且能大大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式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在长时间制冷运行过程中蒸发器表面会结霜,霜层越厚,制冷效率越低,当蒸发器表面的霜层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制冷效率甚至会下降到40%以下,不仅会严重妨碍制冷系统蒸发器的冷量传导与散发,影响制冷效果,同时也会导致电能较大浪费,并且还会缩短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进行蒸发器除霜工作。
传统制冷系统的除霜方式一般是四通阀换向除霜或停机自然除霜等,四通阀换向除霜是通过切换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工作模式,使蒸发器由吸热变为放热,从而达到除霜的目的,该除霜方式除霜效果好,效率高,但是除霜过程需要压缩机参与工作,能耗高;而停机自然除霜,虽然能耗低,但是除霜效率很低,停机时间长,致使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制冷系统除霜工作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利用水冷发电机组的冷却液进行除霜、除霜效果好、效率高且能大大降低能耗的独立式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独立式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冷凝器处设有冷凝风机,蒸发器处设有蒸发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与压缩机电性连接的水冷发电机组,水冷发电机组设有为其提供冷却介质的水冷系统,上述蒸发器内设有用于流通冷却介质的除霜管路,除霜管路与水冷系统相连。该制冷系统具备单独的发电装置(即水冷发电机组),无需外界提供电源,可自供电,适用范围广,适用场景受限小,可用于移动设备等的制冷工作;水冷系统与除霜管路相连,水冷发电机组为制冷系统供电的同时,其冷却介质能将水冷发电机组冷却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供应给蒸发器除霜,将除霜过程吸收的的冷量供应给水冷发电机组冷却,不仅能快速除霜,且能快速冷却冷却介质,充分利用能量,大大节约了能耗;除霜过程只需水冷发电机组参与工作,压缩机不参与工作,除霜效率高。
在上述的一种独立式制冷系统中,所述水冷系统包括水箱,上述水冷发电机组内设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与水箱连通,上述除霜管路的一端通过一阀门连接在出水端处,另一端连接在水箱上或进水端处。冷却介质从进水端流入冷却管路,从出水端流出冷却管路,在该过程中对水冷发电机组进行冷却,吸收了热量,阀门开启时,从出水端流出的冷却介质部分流入除霜管路散热,为蒸发器除霜。
在上述的一种独立式制冷系统中,所述制冷系统连接一控制器,控制器与上述压缩机、水冷发电机组等电性连接,控制器对制冷系统进行智能控制。
在上述的一种独立式制冷系统中,所述阀门为旁通电磁阀。旁通电磁阀控制除霜管路的通断,控制器通过对旁通电磁阀的控制,实现除霜工作的自动化控制。
在上述的一种独立式制冷系统中,所述冷却介质为防冻冷却液。防冻冷却液具有抗冻性,保证其在除霜管路内始终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保证除霜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独立式制冷系统中,所述除霜管路为防腐铜管。水冷发电机组的冷却介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除霜管路抗腐蚀,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独立式制冷系统中,所述蒸发风机设置在上述蒸发器的一侧,蒸发器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检测风压的风压传感器。风压传感器与上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检测通过蒸发器后的风压情况,来判断蒸发器的霜层厚度,对蒸发器的结霜情况进行监测,霜层越厚,风压传感器该侧的风压越小,根据该风压可以精确控制除霜时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3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射式光学透镜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条切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