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沱茶的压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2605.9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6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风;褚九云;寸连蔚;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荔恒辉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沱茶 压制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沱茶的压制模具。由上模部件、套管、底座组成,所述的上模部件的底端向内凹陷形成半球状的空腔,空腔的半径为15mm,所述的底座的中间设有顶端为球状体的柱状型模芯,模芯的半径为5mm,模芯的底部外围向下凹陷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的半径为5mm,所述的套管与上模部件、底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专门用于压制微型沱茶,压制的微型沱茶可供一次冲泡使用,喝茶时可以一整个取出冲泡,无需额外的工具撬茶,防止撬茶时损坏茶叶,影响茶叶品质和口感。在压制沱茶时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沱茶的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主要产地是云南,一般用黑茶制造,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因为一个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购买和零售。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绿茶沱茶是以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为原料,黑茶沱茶是以普洱茶为原料,然后经蒸压而制成的茶。
沱茶大部分都压制的很紧,取茶时徒手很难从大块、大坨的型茶上掰下茶叶来,所以泡茶时往往需要借助茶针、茶刀等工具才能从坚硬的型茶上撬下所需要的茶块来。但是撬茶的力度不易掌控,用力过大时会把茶饼撬的很散碎,甚至可能弄伤到手指,力度较小时需要撬多次才能撬下一泡的茶叶量来,也会把茶叶弄碎,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并且撬剩下的沱茶也不美观,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沱茶的压制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微型沱茶的压制模具,由上模部件、套管、底座组成,所述的上模部件的底端向内凹陷形成半球状的空腔,空腔的半径为15mm,所述的底座的中间设有顶端为球状体的柱状型模芯,模芯的半径为5mm,模芯的底部外围向下凹陷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的半径为5mm,所述的套管与上模部件、底座相连接。
所述的上模部件的长度为66mm。
所述的套管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体,套管的长度为65-70mm。
所述的底座的高度为15mm。
所述的套管与上模部件、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紧密套接并留有缝隙。
所述的上模部件、底座可在套管内部滑动。
套管由青铜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沱茶的压制模具,专门用于压制微型沱茶,压制的微型沱茶可供一次冲泡使用,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撬茶,防止撬茶时损坏茶叶,影响茶叶品质和口感,使消费者具有较好的喝茶体验;2、本实用新型压制的微型沱茶,喝茶时可以一整个取出冲泡,既能方便消费者使用,又能保持沱茶的完整性和美观度;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压制沱茶时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模部件的剖视图,
图中:1-上模部件,2-套管,3-底座,4-模芯,5-环形空腔,6-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26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修理一层甲板喷涂装置
- 下一篇:U型支架防碰撞运输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