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回流输液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81016.9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银;杨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4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 地址: | 0304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流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回流输液器。包括有输液管,在输液管上的穿刺器和滴液管之间设置有防逆流装置,防逆流装置包括有防逆流滴管以及设置在防逆流滴管内的隔层,隔层中间设置有通孔,并且将防逆流滴管内部分成上下连通的两层,防逆流滴管内设置有浮塞,浮塞通过连接杆向下连接有限位块,浮塞、限位块分别位于防逆流滴管的上、下两层,限位块的下端设置有十字形限位架,十字形限位架滑动设置在防逆流滴管的出口管路中,当药液输完后,浮塞、限位块分别将通孔的出口、防逆流滴管的出口堵塞。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塞与隔层的配合完成药液输完后输液管的自动封闭,避免了回血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回流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具广泛应用于患者缓慢输液治疗或手术过程中,现有的一般的输液器,在液体输送完毕后因未及时更换吊瓶或拔针,往往会发生血液倒流的情况,即回血现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采用这种输液管,医护人员必须随时观察输液状态,无形中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回流输液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回流输液器,包括有输液管,在所述输液管上的穿刺器和滴液管之间设置有防逆流装置,所述防逆流装置包括有防逆流滴管以及设置在防逆流滴管内的隔层,所述隔层中间设置有通孔,并且将防逆流滴管内部分成上下连通的两层,所述防逆流滴管内设置有浮塞,所述浮塞通过连接杆向下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浮塞、限位块分别位于防逆流滴管的上、下两层,所述限位块的下端设置有十字形限位架,所述十字形限位架滑动设置在所述防逆流滴管的出口管路中,当药液输完后,所述浮塞、限位块分别将所述通孔的出口、所述防逆流滴管的出口堵塞。
进一步,所述浮塞为球形中空浮塞。
再进一步,所述隔层的上表面对应所述浮塞设置为锥形。
更进一步,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对应所述通孔设置有支柱。
更进一步,所述限位块为锥形。
更进一步,所述防逆流滴管与滴液管通过U型管连接。
更进一步,在所述防逆流滴管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活动设置有堵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塞与隔层的配合可以在药液输完后自动封闭输液管,使输液管内保持负压,输液管中剩余的药液就不会下降,避免了回血现象发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限位块、连接杆和十字形限位架对浮塞限位可以保证浮塞回落的位置更加准确;
2、本实用新型浮塞为球形空心浮塞相比于常用的锥形或矩形浮塞浮力更好,避免了无法浮起的现象发生;隔层上表面设置成锥形可以更好的与球形空心浮塞配合完成密封;在限位块上表面设置的立柱可以保证限位块对浮塞进行限位的同时不会堵塞隔层中间的通孔,造成药液无法下流的现象;连接杆的长度满足在所述浮塞密封隔层上通孔的同时限位块同样可以作为堵塞密封防逆流滴管的出口,可以形成浮塞与限位块的双重密封,保证了防逆流装置的防逆流性能;防逆流滴管与滴液管通过U型管连接,在U型管中保留的药液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输液管内的密封性;防逆流装置设置在滴液管之前可以在防逆流装置无法保证绝对密封的情况下,利用滴液管内的存在的药液延长回血现象发生的时间;在防逆流滴管上设置的通气孔可以在因防逆流滴管内部气压过大造成药液无法进入防逆流滴管的情况下,使防逆流滴管与大气相通降低气压;通气孔上的堵帽可以在正常状态下保证防逆流滴管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未经山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1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泡膜的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玩具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