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氨工艺中的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0897.2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4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向航;王干一;杨大富;刘建宏;倪冲;冯世春;杨帅;文中良;裴红兵;龚建国;张安绪;陈实;文小隆;陈平;周安国;王强;杜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渝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贠天娥 |
地址: | 7550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 中的 余热 利用 系统 | ||
1.一种制氨工艺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炉(1)、中变炉(2)、合成塔(3)、转换废锅(4)、中变废锅(5)、合成废锅(6)、汽水分离器(7)及储水罐(8);
所述转换废锅(4)、中变废锅(5)、合成废锅(6)内分别设有气体冷却盘管(9),将转换废锅(4)、中变废锅(5)、合成废锅(6)的气体冷却盘管(9)进气口分别与转换炉(1)、中变炉(2)、合成塔(3)的出气口连接,转换废锅(4)、中变废锅(5)、合成废锅(6)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出水管(10)与汽水分离器(7)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汽水分离器(7)的出水口与储水罐(8)的第一进水口连接,储水罐(8)通过进水管(11)分别与转换废锅(4)、中变废锅(5)、合成废锅(6)的冷却水进口连接,且在进水管(11)上设有第一水泵(12-1),汽水分离器(7)的出汽口通过蒸汽管(13)与转换炉(1)连接,且在蒸汽管(13)的第一分支管道上设有第一蒸汽阀(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氨工艺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工锅炉(14),开工锅炉(14)的出汽口通过蒸汽管(13)与转换炉(1)连接,且在蒸汽管(13)的第二分支管道上设有第二蒸汽阀(1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氨工艺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盐水水源(16),所述脱盐水水源(16)通过供水管(17)分别与储水罐的第二进水口连接,且在供水管(17)上设有第二水泵(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氨工艺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8)内不同深度处分别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18-1)及第二水位传感器(18-2),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18-1)及第二水位传感器(18-2)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水泵(12-2)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氨工艺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18-1)设于储水罐由上往下3/4深度处,第二水位传感器(18-2)设于储水罐由上往下4/5深度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渝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渝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08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氨油水混合废液中残留氨的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相机自动喷涂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