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垃圾处理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0619.7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0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石;赵烽;贾扬;雷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泛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4;F23G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洪波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废气 净化 功能 垃圾处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垃圾处理炉,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体过滤器,所述气体过滤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容管,所述收容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远离收容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燃烧塔,所述燃烧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输送管连通的导热管,所述燃烧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塔座。该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垃圾处理炉,具备提高净化效率等优点,解决了部分垃圾未完全燃烧的碎屑会被热气流带动向上并排出,气体中掺杂着多种有害气体,未完全燃烧的碎屑颗粒很难被过滤或者完全净化掉,从而使排放的气体不达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垃圾处理炉。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炉垃圾焚化炉即处理城市垃圾的设备,通过垃圾接收、焚烧、热能利用、烟气净化和残渣处理几个环节实现垃圾处理,焚烧垃圾焚化可使垃圾体积,重量减少,极大地节约垃圾占地,同时,焚化时可以发电,产生蒸汽,节约煤炭,然而,焚化垃圾也存在着排放的二恶英(dioxin)污染等,垃圾焚烧发电厂专桉主要工作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垃圾接受及给料系统、垃圾焚烧系统、热能利用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和残渣处理系统。
目前垃圾处理炉在使用过程中,垃圾在焚烧炉中燃烧时,部分垃圾未完全燃烧的碎屑会被热气流带动向上并排出,气体中掺杂着多种有害气体,未完全燃烧的碎屑颗粒很难被过滤或者完全净化掉,从而使排放的气体不达标,对环境造成污染,故而提出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垃圾处理炉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垃圾处理炉,具备提高净化效率等优点,解决了部分垃圾未完全燃烧的碎屑会被热气流带动向上并排出,气体中掺杂着多种有害气体,未完全燃烧的碎屑颗粒很难被过滤或者完全净化掉,从而使排放的气体不达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提高净化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垃圾处理炉,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体过滤器,所述气体过滤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容管,所述收容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远离收容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燃烧塔,所述燃烧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输送管连通的导热管,所述燃烧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塔座,所述塔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燃烧塔内部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燃烧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气体冷却室,所述气体冷却室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输送管,所述第三输送管远离气体冷却室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工业废气进化器,所述工业废气进化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输送管,所述第四输送管远离工业废气进化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气体检测室,所述气体检测室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一端与燃烧塔连通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导热管远离第一输送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输送管连通的连接管,所述气体检测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放烟囱。
优选的,所述燃烧塔的顶部呈锥形状,且燃烧塔的顶部与第二输送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塔座位于焚烧炉的右侧,且塔座的内部开设有与燃烧器相适配的安装空腔,燃烧器位于安装空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气体冷却室的位于塔座的右侧,且气体冷却室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隔离座,气体检测室与隔离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呈螺旋状在燃烧塔的内部,且燃烧器位于导热管底部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排放烟囱的顶部设有遮雨板,且排放烟囱的高度大于燃烧塔的高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垃圾处理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泛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泛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0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