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79008.0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5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薛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34;H01M10/4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阻燃 特性 锂离子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电池壳体、绝缘层和盖板,其中:电芯设在电池壳体中,电池壳体中设有电解液,绝缘层和盖板固定在电池壳体上用于密封电池壳体,绝缘层位于盖板的下方并与电解液接触,且绝缘层中吸附有阻燃剂。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具有阻燃特性的锂离子电池,通过在电芯和电池盖板中间设置的绝缘层来吸附和释放阻燃剂,避免了直接将阻燃剂加入电解液中可能引发的副反应,又能同时达到阻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移动能源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化学储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锂离子电池自推广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随着电池材料性能和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到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储能装置等领域,成为解决能源及环境危机的关键。
在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锂电池电解液中80%以上的有机溶剂如碳酸酯类、醚类均属于可燃或易燃物。此外,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一旦发生短路也极有可能造成起火,受热下电池易鼓壳或破裂,单个电池起火后引燃周围其它电池或易燃物,导致火灾扩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尝试在电解液中加入阻燃添加剂用于抑制燃烧,但阻燃添加剂的加入往往会对电池循环或倍率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阻燃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因此,如何在电池设计上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降低电池起火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电池壳体、绝缘层和盖板,其中:
电芯设在电池壳体中,电池壳体中设有电解液,绝缘层和盖板固定在电池壳体上用于密封电池壳体,绝缘层位于盖板的下方并与电解液接触,且绝缘层中吸附有阻燃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绝缘层的下表面设有隔膜,避免绝缘层上的阻燃剂在不受外部力的时,阻燃剂与电解液混合产生副作用,保证电池的供电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绝缘层为孔隙率为20%-50%的多孔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绝缘层为聚碳酸酯纤维、聚丙烯纤维、四氟乙烯塑料、聚酰亚胺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阻燃剂为磷系阻燃剂或卤系阻燃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磷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甲酯(TMP)、磷酸三乙酯(TEP)、磷酸三苯酯(TPP)、磷酸三丁酯(TBP)、六甲基磷腈(HMPN)、三-(2,2,2-三氟乙基)磷酸酯(TFP)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
卤系阻燃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双氟代碳酸乙烯酯(DFEC)、三氟代碳酸丙烯酯(TFPC)、二氟乙酸甲酯(MFA)、二氟乙酸乙酯(EFA)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阻燃剂的重量占电解液总重量的0.1%-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绝缘层的厚度约为0.5mm-5mm。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具有阻燃特性的锂离子电池,通过在电芯和电池盖板中间设置的绝缘层来吸附和释放阻燃剂,避免了直接将阻燃剂加入电解液中可能引发的副反应,又能同时达到阻燃的效果。当绝缘层受到较大的外部压力挤压时,例如起火升温导致内部压强增大,绝缘层感受到外部的压力,其中吸附的阻燃剂就会释放到电芯内部,起到阻燃的效果。另一方面,当电池无异常时,绝缘层下部与电解液接触部分设置有隔膜,能将阻燃剂与电解液隔开,最大程度降低副反应的影响,保证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另外,绝缘层在电芯和盖板之间能很好的固定电芯,在受到外部撞击时能稳住电芯起到缓冲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9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