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间冷式空气储热储能海上风力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9001.9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宇;韩万龙;赵瀚辰;蒋世希;李红智;张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18 | 分类号: | F03D9/18;F03D9/25;F04B35/04;F04B41/02;F01K27/0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冷式 空气 储热储能 海上 风力 发电 系统 | ||
1.间冷式空气储热储能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风力发电机(1)、风力机海底电缆(2)、升压站(3)、海底电缆(4)、海底储热储能站电缆(5)、储热储能站平台(6)、储热器(7)、换热器(8)、低压空压机(9)、高压空压机(10)、高压空气透平(11)、低压空气透平(12)、气囊(13)、储热器进口管线(14)、储热器出口管线(15)、低压空压机进口管线(16)、低压空压机出口管线(17)、高压空压机进口管线(18)、高压空压机出口管线(19)、高压空气透平进口管线(20)、高压空气透平出口管线(21)、低压空气透平进口管线(22)、低压空气透平出口管线(23)、换热器出口管线(24)、换热器出口阀门(25)、气囊进口管线(26)、换热器进口管线(27)、换热器进口阀门(28)和气囊出口管线(29),其中,一个或多个风力发电机(1)通过风力机海底电缆(2)与升压站(3)相连,升压站(3)通过海底电缆(4)连接到外部电网,升压站(3)还通过海底储热储能站电缆(5)与储热储能站平台(6)相连,储热器(7)、换热器(8)、低压空压机(9)、高压空压机(10)、高压空气透平(11)和低压空气透平(12)固定于储热储能站平台(6)上,低压空压机进口管线(16)一端置于空气中,另一端与低压空压机(9)的进口相连,低压空压机出口管线(17)一端与低压空压机(9)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换热器(8)的进口相连,高压空气透平进口管线(20)一端与换热器(8)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高压空气透平(11)的进口相连,高压空气透平出口管线(21)一端与高压空气透平(11)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换热器(8)的进口相连,低压空气透平进口管线(22)一端与低压空气透平(12)的进口相连,另一端与换热器(8)的出口相连,低压空气透平出口管线(23)一端与低压空气透平(12)的出口相连,另一端置于空气中,储热器进口管线(14)的一端与储热器(7)的进口相连,另一端与换热器(8)的出口相连,储热器出口管线(15)一端与储热器(7)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换热器(8)的进口相连,换热器(8)的出口通过相连接的换热器出口管线(24)和气囊进口管线(26)与固定在海水下的气囊(13)的进口相连,在换热器出口管线(24)上设置有换热器出口阀门(25),换热器(8)的进口通过相连接的换热器进口管线(27)和气囊出口管线(29)与固定在海水下的气囊(13)的出口相连,在换热器进口管线(27)上设置有换热器进口阀门(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冷式空气储热储能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储能站平台(6)固定于海岛上或船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冷式空气储热储能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3)的个数大于等于1,且当气囊(13)的个数大于1时,气囊(13)间彼此相互连通,所述气囊(13)固定于80至1000米以内的某一固定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冷式空气储热储能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空压机(9)和高压空压机(10)的工作电压与升压站(3)的电压相同,高压空气透平(11)和低压空气透平(12)机组的输出电压与升压站(3)的电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90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