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状骨外固定支架螺钉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78488.9 | 申请日: | 2019-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0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鲍飞龙;张燕;孟祥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张洁 |
| 地址: | 26603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固定 支架 螺钉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状骨外固定支架螺钉定位装置,包括套筒,以及用于夹持所述管状骨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套筒内套设有导向筒,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导向筒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夹持件,所述夹持部为弹性夹持部。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能极大缩短手术时间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骨外固定支架螺钉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重物压砸等意外创伤发生率逐渐增加,这些意外创伤经常导致软组织严重损伤、骨外露、骨缺损等情况,或多发损伤,早期不能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了避免感染及后期更好的治疗,给予患者早期进行损伤控制是一种必要的治疗方法,外固定支架以其创伤小操作方便,对软组织的良好保护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广泛。然而,外固定支架临床应用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更快更好的实现螺钉置入。如果螺钉位置不佳,可能出现偏心,影响内固定强度,早期出现螺钉松动、钉道感染等,出现固定失效,甚至更严重出现钉道处骨折情况。
传统的螺钉置入装置是通钻头在管状骨前后滑行,估算出进针点,根据肢体体表判断钻头与管状骨垂直和中置情况。因此,传统的螺钉植入装置最终结果与操作者技术相关,缺乏统一、客观的标准,具有定位不准确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螺钉植入装置在进行螺钉植入时定位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能极大缩短手术时间的管状骨外固定支架螺钉定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状骨外固定支架螺钉定位装置,包括套筒,以及用于夹持所述管状骨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套筒内套设有导向筒,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导向筒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夹持件,所述夹持部为弹性夹持部。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件沿所述套筒中心线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夹持部一端的扭柄,所述扭柄与所述导向筒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件采用弹簧钢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导向筒焊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所述扭柄上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匹配的齿条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状骨外固定支架螺钉定位装置,不需反复要通过对管状骨前后滑行判断螺钉位置,就能保证螺钉中置,同时可以避免钻头损伤软组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骨外固定支架螺钉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骨外固定支架螺钉定位装置扭柄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套筒;2、夹持部;21、夹持件;3、导向筒;4、扭柄;5、齿轮;6、齿条啮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8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