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紧固效果的普通外科用创伤包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7911.3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邵明周;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明周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616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紧固 效果 普通 外科 创伤 包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紧固效果的普通外科用创伤包扎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预留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端内壁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卡口,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靠近中段内壁位置开设有弧形凹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左侧活动连接有翻转盖。该具有紧固效果的普通外科用创伤包扎装置,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此两者不同的面积便于此装置适应不同的患者来进行使用,而且各个连接板之间组成了一个可调节直径的圆形,这样就能够促使装置在身体的多个部位进行固定包扎,提高了装置的适应范围,翻转盖与连接板之间连接相对稳固,能够帮助伤口的紧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通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紧固效果的普通外科用创伤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有的医院甚至将普外科更细的分为颈乳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等,还有肛肠科、烧伤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营养科等都与普外科有关系。
然而,现有的外科手术在进行完成之后,却不具有一个可以用来固定伤口的装置,一般的包扎方式不利于伤口的快速长合,并且患者在休养过程中可能较小的动作也会造成伤口的再次开裂,提高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紧固效果的普通外科用创伤包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外科手术在进行完成之后,却不具有一个可以用来固定伤口的装置,一般的包扎方式不利于伤口的快速长合,并且患者在休养过程中可能较小的动作也会造成伤口的再次开裂,提高了患者痛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紧固效果的普通外科用创伤包扎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预留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端内壁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卡口,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靠近中段内壁位置开设有弧形凹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左侧活动连接有翻转盖,所述翻转盖的右侧端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卡扣,所述翻转盖的右侧端面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柔性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四周位置均活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内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竖向固定杆,所述竖向固定杆的一端与翻转盖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中段固定连接有凸起套圈,所述凸起套圈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粘性松紧带,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外接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为相同形状的设计,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面积略小于第一连接板的面积,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连接板为相互对称的设计。
优选的,所述翻转盖与预留开口为卡嵌连接,所述定位卡口在位置和数量上与定位块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卡口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翻转盖为圆弧状的设计,所述连接卡扣与弧形凹孔为相互卡嵌的设计,所述翻转盖与第一连接板为转轴设计。
优选的,所述转块与竖向固定杆为套设连接,所述转块设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转块为等距离的设计,所述柔性凹槽为凹陷状的设计。
优选的,所述粘性松紧带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且粘性松紧带为相互对称的设计,所述粘性松紧带与凸起套圈为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明周,未经邵明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7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
- 下一篇:一种3d造型模块的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