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镜智能送焊线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77837.5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3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涌;林庆财;黄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埃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智能 送焊线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焊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眼镜框的部件焊接的眼镜智能送焊线机构。该机构包括一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设有一传动箱,传动箱的背部设有一伺服电机;传动箱内设有一与伺服电机连接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连接的一个或多个从动轮;传动箱的前盖外侧设有与每个从动轮轴连接的驱动轮和与每个驱动轮配合的压轮。本实用新型的眼镜智能送焊线机构可以自动连续地输送焊接所需的焊线,每次输送的焊线以及焊接位置均能够高度的保持统一,既提高了批量焊接操作的效率,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批量焊接的产品的焊点一致性,保证了大批量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焊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眼镜框的部件焊接的眼镜智能送焊线机构。
背景技术
眼镜的生产制造中,主要的制造工序都是围绕镜框的生产,其中,焊接只镜框的加工工序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镜框与鼻梁之间的焊接,由于焊接前两侧的镜框和中间的鼻梁是分离的部件,为了保持焊接时部件的稳定性,现有的一般设计一些专用的焊接治具,然后手持焊枪进行焊接,这种方式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操作的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不同的人员焊接的质量很难保持一致,大批量生产时,产品的一致性难以控制,同时,此类加工的加工效率低下,废品率较高,降低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向焊接点准确的输送焊线的眼镜智能送焊线机构。
该机构包括一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设有一传动箱,传动箱的背部设有一伺服电机;传动箱内设有一与伺服电机连接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连接的一个或多个从动轮;传动箱的前盖外侧设有与每个从动轮轴连接的驱动轮和与每个驱动轮配合的压轮。
优选地,压轮安装于一旋转臂上,旋转臂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于固定底板上,旋转臂的另一端通过一调节螺母安装于固定底板上。
优选地,驱动轮的进线端设有前安装座,驱动轮的出线端设有后安装座,驱动轮与驱动轮之间设有中安装座,其中,前安装座上安装有进线芯管,后安装座上安装有出线芯管,中安装座上设有过线芯管。
优选地,前安装座的外侧设有前导向块,后安装座的外侧设有后导向块。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轮的外表面设有轮齿。
优选地,所述的传动箱或固定底板上设有一用于安装焊线卷的焊线卷支架。
优选地,所述的焊线卷支架包括用于安装焊线卷的线卷轴以及用于支撑线卷轴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眼镜智能送焊线机构可以自动连续地输送焊接所需的焊线,每次输送的焊线以及焊接位置均能够高度的保持统一,既提高了批量焊接操作的效率,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批量焊接的产品的焊点一致性,保证了大批量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焊线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焊线装置传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焊线装置前盖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实施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眼镜智能送焊线机构以两个驱动轮7的结构为例来说明整体机构的结构和原理,包括一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上设有一传动箱2,传动箱2的背部设有一伺服电机3;传动箱2内设有一与伺服电机3连接的主动轮4以及与主动轮4连接的两个从动轮5;传动箱2的前盖6外侧设有与每个从动轮4的轴连接的驱动轮7和与每个驱动轮7配合的压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埃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埃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7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