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智能双鉴太阳能路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76744.0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1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平;乔俊强;虎学梅;何婷;刘叶瑞;何炜;张亚东;刘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5B45/10 | 分类号: | H05B45/10;H05B45/12;F21V29/67;F21V29/61;F21V29/51;H01L31/048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巧丽 | 
| 地址: | 730046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智能 太阳能 路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智能双鉴太阳能路灯,包括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LED灯和路灯腔体,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密封于两片玻璃之间的太阳能电池片,路灯腔体中设置蓄电池、智能控制器、微波感应器及红外感应器,智能控制器与蓄电池、微波感应器、红外感应器及太阳能电池片电连接,智能控制器上通过驱动电路连接有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的能量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太阳能电池片和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LED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储能蓄电池电量智能调节LED照明功率,实现准确探测和节电功能,提高光源利用率,DC/DC变换器以最大功率跟踪对蓄电池充电,提高了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寿命长,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灯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智能双鉴太阳能路灯。
背景技术
传统路灯照明方便但非常耗电,太阳能路灯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不需要挖沟、埋管、放线等繁琐的预备工程,节省了人力物力和开支预算。且与常规高压钠灯相比,太阳能路灯耗电可节省4倍左右。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以及城市基建设施建设的加快,城市对照明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在能源紧张的大背景下,传统照明设备耗能巨大,且存在巨大的能源浪费,明显不符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极大的限制了照明设备的利用效率。而太阳能路灯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上述不足。太阳能路灯可以降低照明用电量,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路灯照明一般在夜间或阴雨天进行,因此太阳能路灯的工作方式为:太阳能电池在控制器控制下通过充电路在白天为蓄电池充电,而在夜间或连续阴雨天气里蓄电池在控制器控制下通过放电/驱动电路启动路灯并调节亮度。在太阳能路灯系统中,太阳能板的使用寿命可达25年以上,灯杆的使用寿命也可超过30年,太阳能灯控制器工作稳定且故障率极低,LED光源使用寿命为10万小时左右,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可工作34年以上。而目前普通采用的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其寿命一般为2到3年,因此,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基本上代表了太阳能路灯的阶段性寿命,在设计配置路灯系统时,要考虑蓄电池的承受能力。
目前,太阳能LED路灯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LED路灯每天的工作时间应与一般路灯的工作要求大致相同,冬天日照时间短或连续阴雨天易使LED灯缺乏电能而无法使用,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储能蓄电池的容量。基于储能蓄电池成本相对较高的现状,以及产品实际安装使用的要求,在有限产品尺寸下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度电成本。(2)现有的大功率LED照明灯具采用“芯片一铝基板一散热器三层结构模式”,该结构虽然技术成熟、改进相对容易,但结构内部接触热阻多、散热效率低,LED芯片在发光的同时也会发散出大量的热量,使LED工作温度升高,已有测试表明,LED工作温度每升高10℃,就会出现5%~8%的光衰,进而缩短LED寿命,因此大量的热量易使LED工作温度升高造成较大光衰,必须采用及时有效的散热设备。此外,采用大功率照明中储能蓄电池容量相应较高,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安全性随之较低,市场中普遍使用的蓄电池寿命一般为2~3年,大大增加了产品使用后期的维护费用。(3)太阳能路灯多为分体式设计且大多使用铅酸蓄电池,安装维护不便,整体寿命约为3年左右。(4)现有的太阳能路灯探测器采用微波探测器,其灵敏度低,误报率高,安装使用难度大,能量消耗高,且其在过大、过厚特别是金属后面存在探测盲区,易对缓慢移动目标漏报,易受电源及热电噪音或雷达干扰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智能双鉴太阳能路灯,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太阳能路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未经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6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反双面磨毛机
- 下一篇:一种丝光机振荡冲洗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