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乌龙茶新型炒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76622.1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1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宏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官宏耿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秀秀 |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乌龙茶 新型 炒茶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乌龙茶新型炒茶机,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炒锅,外壳内炒锅下方设有加热线圈,外壳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下端设有底板,炒锅上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方设有电机一,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与电机一输出端连接,转轴下端设有与炒锅贴合的搅拌桨,支撑板下端面转轴外侧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下端设有盒体,转轴上位于盒体内的部分设有齿轮一,盒体内转轴左右两侧转动设有齿轮二,炒锅内盒体左右两侧设有U形搅拌桨,U形搅拌桨与齿轮二连接,支撑杆一上端左侧设有控制箱。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翻炒充分、乌龙茶受热均匀、乌龙茶加工品质有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茶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乌龙茶新型炒茶机。
背景技术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其具有突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功效。乌龙茶的加工主要由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组成。乌龙茶的烘焙主要通过炒茶机实现,而现有的炒茶机通过搅拌桨对乌龙茶进行搅拌时,对乌龙茶的搅拌不充分,使得乌龙茶受热不均,影响乌龙茶制作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炒茶机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提供一种翻炒充分、乌龙茶受热均匀、乌龙茶加工品质有保障的一种乌龙茶新型炒茶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乌龙茶新型炒茶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炒锅,所述外壳内炒锅下方设有加热线圈,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下端设有底板,所述炒锅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通过支撑架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电机一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下端设有与炒锅贴合的搅拌桨,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转轴外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端设有盒体,所述转轴上位于盒体内的部分设有齿轮一,所述盒体内转轴左右两侧转动设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所述炒锅内盒体左右两侧设有U形搅拌桨,所述U形搅拌桨与齿轮二连接,所述支撑杆一上端左侧设有控制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乌龙茶新型炒茶机,支撑板下端面转轴外侧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下端设有盒体,盒体内转动连接有齿轮二,盒体外侧设有与齿轮二连接的U形搅拌桨,齿轮二与转轴上的齿轮一啮合,当转轴转动时,齿轮一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U型搅拌桨转动,U形搅拌桨和转轴下端的搅拌桨配合,对炒锅内的乌龙茶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翻炒,使其受热均匀,避免发生焦糊、炒制不充分的情况,保证乌龙茶的制作品质。
作为改进,所述外壳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二上端右侧转动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皮带轮一与外壳连接,所述底板右侧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上设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一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板前后两侧铰接有翻盖。
作为改进,所述外壳正面设有与炒锅连通的出料口。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排气管。
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外壳内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乌龙茶新型炒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乌龙茶新型炒茶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乌龙茶新型炒茶机的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官宏耿,未经上官宏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6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