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气旋除尘除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6505.5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9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白汝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恒宇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B01D4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道外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气旋 除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气旋除尘除雾器包括除雾器本体和冲洗系统,所述除雾器本体包括气旋外筒体,气旋外筒体内间隔设置有多级旋流子,所述气旋外筒体包括平滑段和外凸段,所述平滑段为光滑的圆筒形结构,所述外凸段上设置有若干条向外凸出的方形落水槽,所述落水槽与平滑段衔接的上端部封口,落水槽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凸筋,落水槽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向外凸起的导流棱;所述旋流子包括叶轮轴,沿叶轮轴周向等间距固定设置有若干旋流叶片;所述叶轮轴上端设置有上导流柱,叶轮轴下端设置有下导流柱。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冲洗过程中水流的流畅性,提高冲洗的效率,明显改善除雾除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脱硫除尘除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气旋除尘除雾器。
背景技术
燃煤机组湿法脱硫后的烟气中粉尘成分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烟气中未被脱洗下来的粉尘颗粒,另一部分为烟气携带的浆液雾滴。
经过脱硫后净烟气含有大量的雾滴,雾滴由浆液液滴、凝结液滴和尘颗粒组成,当这部分净烟气进入多级气旋除尘除雾器,由于旋流叶片呈螺旋状,使得含雾烟气通过旋流叶片后在气旋筒内旋转起来,在旋流叶片上方形成气液两相的剧烈旋转及扰动,从而使得净烟气中的细小液滴、细微粉尘颗粒、气溶胶等微小颗粒物互相碰撞、团聚、最终凝聚成大液滴,再在旋流子结构作用下,使脱硫净烟气向外离心运动,聚合形成的大液滴与气旋筒壁碰撞,并被气旋筒壁液膜捕获吸收,然后经过冲洗系统的冲洗实现除雾除尘。
然而由于旋流子对液滴、粉尘颗粒以及冲洗水流的剧烈扰动及离心作用,冲洗过程中冲洗水流会沿着光滑的气旋筒壁同时朝上、朝下飞溅,而不能及时顺着气旋筒壁下落,严重影响了除尘除雾的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多级气旋除尘除雾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洗高效、除尘除雾效果好的多级气旋除尘除雾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气旋除尘除雾器包括除雾器本体和安装于除雾器本体内的冲洗系统,所述除雾器本体包括气旋外筒体,气旋外筒体内间隔设置有多级旋流子,所述气旋外筒体包括位于上部的平滑段和位于下部的外凸段,所述平滑段为光滑的圆筒形结构,所述外凸段上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条向外凸出的方形落水槽,所述落水槽与平滑段衔接的上端部封口,落水槽的外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凸筋,落水槽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向外凸起的导流棱,所述导流棱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旋流子包括叶轮轴,沿叶轮轴周向等间距固定设置有若干旋流叶片,旋流叶片的外端与气旋外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叶轮轴上端设置有上导流柱,叶轮轴下端设置有下导流柱,所述上导流柱沿上导流柱上端面至旋流叶片安装面呈圆弧状过渡,所述下导流柱沿旋流叶片安装面至下导流柱下端面呈圆弧状过渡。
优选的,所述凸筋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旋流叶片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20-35°,旋流叶片的轴线偏离气旋外筒体径向的偏心角度为25-40°。
优选的,所述冲洗系统包括多段收尾相接的冲洗水管,冲洗水管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冲洗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喷水口。
优选的,所述叶轮轴的中心开设有中孔,冲洗水管安装于所述中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冲洗过程中,含有烟气颗粒和液滴的水流由气旋外筒体的平滑段流下后,会沿着外凸段上的落水槽向下流动,由于落水槽与平滑段衔接的上端部封口,以及导流棱的导流作用,冲洗水流不会朝上方飞溅,而会顺着落水槽4将吸附于筒壁上的烟雾液滴冲洗排出,冲洗过程更加高效;(2)分别设置于旋流叶片上下的上导流柱和下导流柱,其圆弧形的导流柱体也可起到降阻的作用,提高冲洗过程中水流的流畅性,以上结构的改进均可提高冲洗的效率,明显改善除雾除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恒宇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恒宇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6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