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的侧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6490.2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4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伟;于维;赵天军;付继连;王军松;曲文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黑龙江诚成非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8 | 分类号: | B61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宋天凯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车辆的侧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连接有腹板;沿所述侧梁的延伸方向,所述腹板的至少部分板段为具有凹凸结构的折弯板段。相比于传统的平钢板结构,折弯板段具有更好的平面刚度、抗屈曲承载能力和抗疲劳强度,在保证侧梁具有足够强度、稳定性的条件下,折弯板段的厚度可以较薄,能够减轻腹板以及侧梁的重量,进而可减轻整个轨道车辆的重量,以利于轨道车辆运载能力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侧梁。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的侧梁普遍采用的是H型钢,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腹板,其中,腹板为平钢板结构,平钢板本身的刚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差,要满足使用需求,就需要增加腹板的厚度,这又会导致侧梁的重量过大,不利于轨道车辆的减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侧梁,该侧梁的腹板的至少部分板段为折弯板段,在保证强度和稳定性的条件下,腹板的厚度可以较薄、质量可以较轻,有利于轨道车辆的减重和运载能力的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侧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连接有腹板;沿所述侧梁的延伸方向,所述腹板的至少部分板段为具有凹凸结构的折弯板段。
相比于传统的平钢板结构,折弯板段具有更好的平面刚度、抗屈曲承载能力和抗疲劳强度,在保证侧梁具有足够强度、稳定性的条件下,折弯板段的厚度可以较薄,能够减轻腹板以及侧梁的重量,进而可减轻整个轨道车辆的重量,以利于轨道车辆运载能力的提升。
可选地,沿所述侧梁的延伸方向,所述折弯板段呈正弦波形。
可选地,沿所述侧梁的延伸方向,所述折弯板段呈矩形波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为上板,所述第二板为下板,沿所述侧梁的延伸方向,所述腹板的中部的垂向尺寸大于两端部。
可选地,所述上板为平板,所述下板为中部下凹的板体。
可选地,所述上板为中部上凸的板体,所述下板为中部下凹的板体。
可选地,所述腹板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腹板沿横向间隔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轨道车辆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轨道车辆的侧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轨道车辆的侧梁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轨道车辆的侧梁的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1-5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侧梁、11第一板、12第二板、13腹板、2端梁、3枕梁、4小横梁、5大横梁、6中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本文中,以侧梁的延伸方向为纵向,在水平面内,与该纵向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与水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为垂向,也即上下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黑龙江诚成非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黑龙江诚成非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64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GIC制备工艺中ECH的回收管路
- 下一篇:散料输送皮带机高压水射流清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