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无人车新能源空调水冷集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6390.X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7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存明;林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无人 新能源 空调 水冷 集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无人车新能源空调水冷集成装置,其包括电动压缩机、冷凝器、干燥瓶、乘客区制冷装置、电池组制冷装置以及气液分离器;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并连;电动压缩机排气口与冷凝器进口连接,冷凝器出口与干燥瓶连接,干燥瓶分别与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连接,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与电动压缩机连接;在冷凝器上方设置冷凝风机;本实用新型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一体式布置安装,具有安装工艺简便,系统管道短,能量损失小,灵活机动,安装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无人车新能源空调水冷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普及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伴随着交通安全问题,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满足需求。电动无人车运用智能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道路的容量和效率,为以后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打下基础。
由于夏天天气炎热,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需要为乘客区提供制冷降温。电动无人车在运行、停车充电时都会造成电池组内部发生一系列电化学反应进而导致电池组温度急剧上升,使电池组充放电效率下降,寿命衰减,故需要将电池组的温度控制在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电动无人车不仅需要为乘客区提供降温同时还需要将电池组控制在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电动无人车整车空间紧凑,采用单独乘客区制冷新能源空调和单独电池热管理装置两套独立系统会进一步挤压乘客区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共同控制乘客区制冷和电池组温度的电动无人车新能源空调水冷集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压缩机、冷凝器、干燥瓶、乘客区制冷装置、电池组制冷装置以及气液分离器;所述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并连;所述电动压缩机排气口通过高压管组件与冷凝器进口连接,所述冷凝器出口通过管路与干燥瓶连接,所述干燥瓶分别通过管路与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连接,所述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通过管路汇集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与电动压缩机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上方设置冷凝风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乘客区制冷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与干燥瓶连接的电磁阀A、通过管路与电磁阀A连接的膨胀阀以及通过管路与膨胀阀连接的蒸发器;蒸发器通过管路与气液分离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膨胀阀包括膨胀阀A和膨胀阀B;所述蒸发器包括通过管路与膨胀阀A连接的蒸发器A以及通过管路与膨胀阀B连接的蒸发器B;在所述蒸发器A上方设置蒸发风机A;在蒸发器B上方设置蒸发风机B;所述膨胀阀A与膨胀阀B并连设置;所述蒸发器A和蒸发器B通过管路汇集与气液分离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组制冷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与干燥瓶连接的电磁阀B、通过管路与电磁阀B连接的膨胀阀C、以及通过管路与膨胀阀C连接的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通过管路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热源侧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电池组进口,所述电池组出口通过管路与膨胀水箱和电子水泵连接,所述电子水泵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热源侧进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当电动无人车乘客区需要空调工作调节舱内温度时,乘客区制冷装置启动;当电动无人车电池组需要散热时,仅电池组制冷装置工作,也可同时启动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实现新能源空调和电池组共同制冷;本实用新型乘客区制冷装置分为蒸发器A和蒸发器B两路为乘客区提供均布制冷,使乘客乘车舒适。
本实用新型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共用一套冷凝器、冷凝风机、干燥瓶和气液分离器,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空间。本实用新型乘客区制冷装置和电池组制冷装置一体式布置安装,具有安装工艺简便,系统管道短,能量损失小,灵活机动,安装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63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片材自动接料机
- 下一篇:一种建筑余泥处理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