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虚假焊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6203.8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4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庆;姜忠印;夏秀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全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66 | 分类号: | G01R31/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韦恩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5 | 代理人: | 黄昌平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虚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虚假焊的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以及弧形载台,所述底座与弧形载台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固定,所述弧形载台上设置有过线孔、电极片,所述电极片通过导线穿过过线孔连接到外部电源的两端。测试时,将待测产品沿着弧形载台折弯放置到弧形载台上,并将产品电极端子接通到电极片,若电子元器件发光,则产品焊接合格,不发光或闪烁则为焊接不合格。本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保护了待测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MT)的检测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到一种虚假焊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子元器件焊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焊点处只有少量的锡焊,造成接触不良,时通时断,这种情况属于虚焊;也可能出现表面焊住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焊上,轻轻用手一拔,引线就可以从焊点中拔出来,这种情况属于假焊。无论是虚焊还是假焊,都是焊件表面没有充分镀上锡层,焊件之间没有被锡固定,造成这些现象常常是焊件表面没有清除干净或焊剂使用的量过少而引起的。在现今的SMT制造工艺中,虚假焊对产品带了的极大的危害,同时也该企业带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避免虚假焊给后续的集成产品带来影响,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对出产的产品做相关的测试以确认是否存在虚假焊。
由于产品工艺的需求,目前需要将一种柔性产品折弯到一定的弧度,然后再进行虚假焊的测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人工折弯检验,这种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点缺陷:
人工无法较好地管控折弯弧度和折弯的力度,容易给检验过程对产品会造成二次伤害,导致产品出现死灯等重大质量事故,同时手工折弯的效率不高,不利于企业健康长期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做了如下改进:
根据产品测试要求制作弧形测试装置,确认需要折弯的弧形。测试时,使用此装置人工仅需要将产品沿着弧形载台折弯放置在弧形在载台上,接通待测产品的两端,然后观察待测产品的电子元器件发光情况即可。此测试装置有效的保证了检验手法的一致性,减小对产品的二次伤害,有效提高产品品质和检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试虚假焊的装置,包括底座、多根支撑杆以及弧形载台,所述底座与弧形载台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固定,所述弧形载台上设置有过线孔和电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载台的上半部分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型。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极片镶嵌在弧形载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极片通过导线穿过过线孔连接到外部电源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根支撑杆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使用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采用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载台采用电木材质。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
(1)有效避免检验时因人工操作对产品带来的伤害;
(2)有效的保证了检验手法的一致性;
(3)降低产品的漏检率;
(4)提高产品测试的品质,提高人工检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工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虚假焊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全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全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6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