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心式防松螺母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75573.X | 申请日: | 2019-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9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余松;李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东亚紧固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39/12 | 分类号: | F16B39/12;F16B3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9 | 代理人: | 李夏宏 |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 式防松 螺母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心式防松螺母组件。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螺母和副螺母,所述主螺母内孔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主螺母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内螺纹的中心轴线不同心,所述副螺母的内孔上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的一端设有第一凹台,所述第二内螺纹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凹台的中心轴线不同心,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一凹台互相配合,所述主螺母与副螺母装配后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相同且与螺栓上的外螺纹互相配合。通过增加尼龙套、第一偏心指示以及第二偏心指示,在满足螺母组件具有良好的防松性能情况下,还便于拆卸,即使螺母组件修掉时依旧能很好的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心式防松螺母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设备连接处的紧固件部位其受振动、冲击载荷、热胀冷缩等各种因素导致紧固件松动,常规的方法会采用普通螺母加弹垫的防松形式或者采用GB/T 889.1—2000标准当中的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来防松,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受到强大的冲击和振动的部位来说,常规的方法仅仅只能延缓松动时间,最终还是会导致零部件脱落、松动,严重的会造成设备损坏到无法工作,需要定期的检查,提供了设备的维护使用成本。
高铁、动车等铁路上对所需要的紧固件有着更高的防松、安全等要求。中国的发明专利说明书CN 105927653 A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偏心防松螺母,其中采用主副螺母的螺纹中心与圆锥凸台偏心来达到防松的目的,但是螺母和螺栓通常采用钢材,钢材即使做了防修处理依旧会发生生锈,最终导致螺栓与螺母无法拆卸。采用主副螺母偏心的方式,锁紧时将主副螺母偏心的方向改变,即使螺栓与螺母没有发生生锈,当需要拆卸时往往很难将主副螺母偏心方向拧为一致,导致螺栓与螺母无法顺利拆卸。如果当螺母组件已经发生松动以及损坏时,如果无法进行拆卸重新拧紧或更换螺母组件的话,那么往往就需要重新更换整套零部件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心式防松螺母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螺母和副螺母,所述主螺母内孔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主螺母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内螺纹的中心轴线不同心,所述副螺母的内孔上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的一端设有第一凹台,所述第二内螺纹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凹台的中心轴线不同心,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一凹台互相配合,所述主螺母与副螺母装配后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相同且与螺栓上的外螺纹互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台内安装有尼龙套,所述尼龙套内孔设有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三内螺纹的一端设有第二凹台,所述第一凸台顶部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径小于第一凸台的外径,所述第一凸台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凸台的中心轴线同心,所述第二凹台与第二凸台互相配合,所述第三内螺纹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凹台的中心轴线不同心。
优选地,所述主螺母的外周围上设有第一偏心指示,所述副螺母的外周围上设有第二偏心指示,所述第一偏心指示与第二偏心指示处于相同的偏心方向上,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内螺纹的中心轴线处于同心时所述第一偏心指示与第二偏心指示互相对齐。
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与第一内螺纹的偏心距、所述第二内螺纹与第一凹台的偏心距、所述第三内螺纹与第二凹台的偏心距均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偏心指示的形状为U形槽,所述第二偏心指示的形状为U形槽。
优选地,所述尼龙套采用尼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尼龙套、第一偏心指示以及第二偏心指示,在满足螺母组件具有良好的防松性能情况下,还便于拆卸,即使螺母组件修掉时依旧能很好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螺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东亚紧固件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东亚紧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55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纳装置
- 下一篇:BT基材钻孔辅助装置





